足迹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手艺传承(第3页)

---

第二天清晨,龙安心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气喘吁吁的阿朵。

"安心哥!不好了!鼓楼鼓楼歪了!"

龙安心心头一震,抓起外套就往外冲。晨雾中,村中央的鼓楼赫然呈现不自然的倾斜,东北角明显下沉,整个屋顶向一侧歪斜,看起来随时可能坍塌。

村民们已经围在周围,议论纷纷。吴老根正在组织年轻人用粗绳固定鼓楼结构,看到龙安心,他脸色阴沉地走过来。

"昨晚有人动过鼓楼?"

龙安心摇头:"我进去看了看,但什么都没碰。"他突然想起什么,"等等,我晕倒前,铁盒掉在地上"

吴老根脸色大变:"铁盒里除了钥匙还有什么?"

"一本小册子,我没来得及看"

"去拿来!快!"

龙安心跑回吴家,从枕边找到铁盒。除了银钥匙和照片,盒底确实有一本薄薄的线装册子,封面用毛笔写着《鼓楼修造要诀》。他匆匆翻阅,发现是曾祖父的笔记,详细记录了这座鼓楼的结构特点。翻到最后一页,几行红字赫然入目:

"东北主柱下设地脉石,不可轻动。若需检修,必先以银钥匙开魂心锁,取魂心牌镇之,否则楼倾。"

龙安心的心沉到谷底。昨晚铁盒坠落,很可能震动了那块"地脉石",导致鼓楼倾斜。他急忙拿着册子跑回去,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鼓楼的倾斜角度更大了,东北角的柱子已经离地基有半尺多的缝隙。

"得进去加固!"吴老根焦急地说,"但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塌。"

龙安心上前一步:"我去。这是我家的责任。"

没等吴老根回应,他已经冲向鼓楼。倾斜的门框卡住了,只能侧身挤进去。里面灰尘弥漫,几缕晨光从瓦缝中漏下来,照出飘浮的尘埃。龙安心小心地挪到东北角主柱旁,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柱础石确实移位了,露出下方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需要支撑物"他环顾四周,看到墙角堆着几根木棍,但长度不够。

外面传来吴老根的喊声:"怎么样?"

"柱础移位了!需要长木杠和楔子!"龙安心回应道。

"坚持住!我们去拿!"

龙安心独自站在倾斜的鼓楼内,每一次风吹过,整个结构都发出不祥的吱呀声。他抬头看向顶部横梁,那里确实有一个小巧的银锁,应该就是"魂心锁"。如果能拿到里面的魂心牌,或许能知道如何稳定结构。

他找到楼梯——其实只是一系列钉在柱子上的木棍,开始向上攀爬。随着高度增加,鼓楼的倾斜感更加明显,仿佛随时会轰然倒下。爬到第三层时,一阵剧烈的晃动让他差点失足,赶紧抱住主柱。

"安心!出来!太危险了!"吴晓梅的声音从下面传来,带着哭腔。

"再给我五分钟!"龙安心咬牙继续向上。

终于,他来到了顶层横梁处。银锁就在触手可及的位置,但横梁因为整体倾斜而变得难以立足。龙安心一手抱住柱子,一手掏出银钥匙,颤巍巍地伸向锁孔。

第一次没对准。第二次,钥匙插进去了,但转不动。龙安心调整角度,用力一拧——"咔嗒"一声,锁开了!

小暗格里面是一个红布包。龙安心取出布包,小心地展开,里面果然是一块银牌,正面刻着建造日期和两个名字:"龙远山"——他曾祖父的名字,以及"吴纳吉"——吴家的先祖。背面是密密麻麻的苗文和一幅微缩结构图,标注着鼓楼各关键节点的名称和维护要点。

"地脉石在这里!"龙安心找到了对应东北角柱础的说明,"石下三尺有铁,铁连地脉,动之必倾。若已动,需以铜钉固之,再诵《定楼歌》三遍。"

铜钉!龙安心想起父亲工具里有几根铜钉,是专门用来修复古建筑的。他小心地收好银牌和红布,准备下去。就在这时,鼓楼突然剧烈一晃,伴随着外面众人的惊呼。

龙安心抱紧柱子,感到整个结构正在缓慢但不可逆转地倾斜。要塌了!他必须立刻下去,但楼梯已经扭曲变形。情急之下,他抓住一根垂下的藤绳——可能是节日挂装饰用的,试图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