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手艺传承(第2页)
龙安心点点头,抱着铁盒向村中央的鼓楼走去。夜色中的鼓楼显得格外高大,飞檐翘角在月光下勾勒出优美的剪影。这是苗族村寨的灵魂,议事、祭祀、庆典都在这里举行。如果父亲笔记属实,这座鼓楼凝聚着他曾祖父和吴家先祖的共同智慧。
鼓楼大门虚掩着。龙安心推门而入,里面黑漆漆的,只有几盏油灯微弱地亮着。借着灯光,他看到鼓楼内部结构——四根主柱支撑着复杂的梁架系统,顶部是八角形的藻井,工艺之精妙令人叹服。
"这就是鱼尾燕口榫"
龙安心走近东北角的主柱,父亲笔记中提到的那根。柱子上确实刻着那个神秘符号——"龙"字与"蝴蝶妈妈"的结合体,比他之前看到的草图更加精美。他伸手抚摸那些刻痕,木头因年代久远而光滑冰凉。
突然,一阵眩晕袭来。龙安心踉跄了一下,手中的铁盒"咣当"一声掉在地上。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从早上起就没吃东西,加上冻伤未愈,体力已经透支。
"小心!"吴晓梅扶住他,手电光照在他苍白的脸上,"你脸色好差。"
"没事"龙安心弯腰去捡铁盒,眼前却一阵发黑。他隐约听到吴晓梅的惊呼,然后世界天旋地转
醒来时,龙安心发现自己躺在火塘边的褥子上,身上盖着厚厚的苗绣被子。铁盒安然放在枕边,锁扣已经被打开。
"你醒了?"吴晓梅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走近,"喝下去,补气血的。"
龙安心撑起身子,急切地问:"铁盒里"
"银钥匙在,"吴晓梅点头,"还有这个。"她递过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年轻女子站在鼓楼前,怀里抱着一个婴儿。龙安心瞬间认出了母亲——比吴老根那张合照上成熟了些,但笑容更加明亮。她怀中的婴儿
"这是我?"他声音发颤。
吴晓梅点点头:"背面有字。"
龙安心翻过照片,背面是母亲娟秀的字迹:"安心周岁,青山摄于鼓楼。愿此楼永立,如吾儿茁壮。1984年冬。"
一滴泪水砸在照片上。龙安心急忙用袖子擦拭,生怕损坏这珍贵的影像。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自己与母亲的合影,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名字与这座鼓楼有关。
"钥匙呢?"
吴晓梅从腰间取下一个小布包,小心地打开。里面是一把银光闪闪的钥匙,约三寸长,一端刻着精致的蝴蝶纹,另一端确实是汉字变体。与父亲笔记中的描述完全一致。
"这钥匙有什么用?"龙安心接过钥匙,沉甸甸的,触手生凉。
"阿爸说,它能打开鼓楼的魂心锁。"吴晓梅指向窗外鼓楼的方向,"在最顶层的主梁下方,有个暗格,里面放着鼓楼的生辰八字和建造者的名字。"
龙安心想起父亲笔记中提到的"魂心牌"。如果真如吴老根所说,这把钥匙能揭示更多关于曾祖父和这座鼓楼的秘密。
"我想现在就去看看。"
吴晓梅按住他:"不行,你还在发烧。而且"她犹豫了一下,"阿爸说要等墨师来了才能动鼓楼的结构。"
"墨师?"
"蒙阿公,92岁了,是这一带最后的传统墨师。"吴晓梅的眼中流露出敬畏,"他年轻时参与修建过七座鼓楼,懂所有古法。"
龙安心想起父亲笔记中多次提到的"墨师"——苗族建筑大师的尊称,掌握着古老的营造技艺。如果能向这样的人物请教,对修复鼓楼肯定大有帮助。
"他什么时候到?"
"明天中午。"吴晓梅帮他掖了掖被角,"现在你好好休息。"
龙安心躺回去,银钥匙紧握在手中。窗外的鼓楼在月光下静静矗立,仿佛在守护着某个跨越世纪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