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752节(第1页)

单趟的利润下降了,但总体的利润却提高了。

原本一年能赚三千六百贯,现在能赚七千二百贯。

北方的牛羊煤炭能快速运抵江南,南方的粮食布匹则是快速送抵北方,两者商品相互往来,进一步加深了南北沟通。

随着两京铁路的完工,户部的负担也轻松了许多。

只是不等户部稍微喘口气,洪熙五年的到来也意味着他们的负担将更为沉重。

洪熙五年正旦朝会上,户部尚书郭资汇报了过去一年的各项情况。

“去岁,天下户数一千八百四十五万六千余三,口数九千七百四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五”

“去岁,天下田亩数为六百九十五万二千四百三十二顷,又余九十七亩三分。”

“去岁,朝廷田税、商税、关税、矿税合计折色为四千六百二十七万四千三百二十七贯。”

“去岁,朝廷行政支出二千八百五十万贯,六军都督府军饷及军费支出一千九百六十七万贯,政策铁路上支出六百二十万贯,合计五千二百四十九万余贯。”

“如今,国库及天下常平仓之中积存折色尚有二千六百三十五万贯,另有不可动黄金四百五十八万二千五百四十两三分九厘。”

“洪熙五年正月初一,大明银行储户三百四十六万三百五十七,储蓄四千五百二十五万三千六百四十七贯五百三十七文,国债发行三百五十六万四百二十三贯,需支利息十七万八千余贯。”

“去岁,朝廷自户部支取二百八十三万贯,岁末需要兑国债一百二十万贯,连带利息十八万贯,合计一百三十八万贯。”

郭资将大明的财政情况全盘而出,由于大明的国债是三年制,而今也刚好发行三年时间,所以连本带利需要偿还一百三十八万贯。

对此,郭资和朱高煦都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在下一盘棋。

只要民间适应了国债,并从这次国债连本带利兑换享受到好处后,那么大明发行的三千六百万贯建设国债就不愁没人买。

不过在此之前,这国债的利息还得调整才行,不然百姓大量买入会导致朝廷支付不起这5的高利息。

“传旨意,国债正月十六兑换债券及利息,同时停止铁路债券的发行。”

“在此之前购买的,依旧按照三年连本带利兑换债券的政策兑换。”

朱高煦要炒国债,首先就要让国债有稀缺性。

有些东西随处可见的时候无人珍惜,等它有了稀缺性的时候,所有人便会像闻到血的鲨鱼般蜂拥而至。

铁路国债朱高煦是不准备发行了,这本来就是用来吸引。

文章中以河南举例,在永乐、洪熙大搞西北人口和江南人口迁入河南前,河南人口不过二百万,耕地也不过二千七百万亩。

在朝廷大搞人口迁徙后,河南人口在不到二十年间翻了一倍,如今人口四百余万,耕地却仅增加到三千三百余万亩。

在洪武年间,河南一亩上等田不过七贯,而今却涨到了十五贯。

田价虽然涨了,但产出却并没有太大变化,毕竟河南的水利在洪武年间就十分重视,水利带来的粮食产量早就落实了。

一亩河南上等田,每年最高产也不过亩产二石,贩卖后能得到七百文。

对于富农和小地主们来说,他们是不可能自己下地干活的,土地都是租佃给贫困的农户耕种,他们收的田租最高不得超过朝廷规定的四成,所以每亩田每年的回报是二百八十文。

在田价十五贯每亩的情况下,每年回报仅二百八十文,也就是说一亩田需要五十四年才能收回本钱。

如果是这样,那年利率也不过就是186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