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751节(第3页)
只是对于这些不满,朱高煦都压下来了。
在压下舆论后,朱高煦也得考虑平安死后的哈密该由谁接管了。
九月初五,朱高煦在哈密府设西域都司,令陈懋出镇哈密,任西域都指挥使。
在陈懋出镇哈密后不久,吴高病卒兰州。
对于吴高的身后事,朱高煦显得十分头疼,毕竟相比较平安,吴高杀死的渤海弟兄可不少。
如他预料一般,吴高病卒后,许多渤海将领便纷纷上疏,不断数落着吴高曾经阻挡渤海军南下,给渤海军造成麻烦的事情。
诚然朱高煦回想起来也十分厌恶吴高曾经的手段,但吴高毕竟是大明的有功之臣。
十月初一,历经半个多月的扯皮,朱高煦最终敲定了吴高的事情。
“追赠吴高为江国公,赐葬紫金山,谥号武烈,其子吴昇袭爵!”
奉天殿上,朱高煦在常朝宣布了这则事情,而这可比平安的追赠要让人难以接受太多了。
“陛下,臣以为不妥!”
“陛下,臣亦以为不妥!”
“陛下,吴高虽有功,但不配获此谥号!”
“陛下……”
朱高煦的旨意宣传后,渤海一系的李失、李察等人便炸开了锅,纷纷表示了反对。
吴高的战术他们至今都能回想起来,甚至几十年后都不能忘,因为太恶心了。
面对诸将的话,朱高煦摸了摸八字胡没有说话,只是扫视庙堂。
庙堂上,但凡年纪三十五朝上的武官都在弹劾吴高,就连部分年轻文官也跟着弹劾。
他们要么被吴高害死了麾下弟兄,要么被吴高害死了父兄,对吴高恨不得食其肉,毁其骨。
朱高煦本以为江南的那群家伙会为吴高说两句话,结果他们闭着嘴巴低着头,好似鹌鹑般。
如此情况,朱高煦只能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其实以吴高的能力,朱高煦很是希望他能入朝担任在京武官,可他跟错了人,还害死了自己太多兄弟。
只是他的功绩放在那,不管是洪武年间的练兵平叛,还是永乐年间的改土归流,于大明来说,他都有功劳。
类似他这样的人还有李景隆、徐凯、刘真,但他们都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入朝,只能在外戍边。
想到这里,朱高煦不免叹气。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