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之六《送神》(第1页)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之六
郊庙歌辞·享惠昭太子庙乐章·送神
威仪毕陈,备乐将阕。
苞茅酒缩,膋萧香彻。
宫臣展事,肃雍在列。
迎精送往,厥鉴昭晰。
以下是这首诗的生僻字注音、注释和译文:
生僻字注音
?膋(liáo);厥(jué);鉴(jiàn);昭(zhāo);晰(xi)。
注释
?威仪:祭祀时的礼仪和仪式。
?阕:终了,结束。
?苞茅酒缩:苞茅,裹束着的菁茅,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去滓。缩,滤酒。
?膋萧:膋,脂膏;萧,香蒿。古代祭祀时焚烧膋萧,使香气散发。
?展事:行事,办事。
?肃雍:庄重、和谐。
?迎精送往:迎来神灵的精气,送神灵归去。
?厥鉴昭晰:厥,其;鉴,镜子,也可引申为神灵的鉴察;昭晰,清晰。
译文
祭祀的礼仪全部陈列完毕,完备的音乐即将结束。用苞茅滤过的酒敬献给神灵,焚烧的膋萧香气弥漫。太子的属官们严谨地操办着祭祀之事,大臣们排列整齐,庄重而和谐。用香火祭品迎来太子的灵魂享受供奉,然后送其归去,神灵的鉴察清晰明了。
在历史的浩渺烟云中,祭祀,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圣的仪式,始终承载着人类对先辈的追思、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唐代诗人王涯的《郊庙歌辞·享惠昭太子庙乐章·送神》,宛如一幅细腻的工笔画卷,将祭祀惠昭太子时庄严肃穆的场景栩栩如生地铺陈开来。这首诗虽仅有四联八句,却以其精妙的笔触、深邃的内涵,引领我们穿越千年时光,领略唐代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诗歌内容与结构
(一)·送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唐代祭祀文化的生动写照。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唐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更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祖先的崇敬、对文化传统的坚守以及对宗教仪式的虔诚和敬畏之情。这首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为我们研究唐代文化、祭祀传统以及古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武后崇先庙乐章
载本集先德谦执冠昔,严规节素超今。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大礼虔申典册,苹藻敬荐翘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