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之一《请神》(第1页)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之一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请神)
嘉荐既陈,祀事孔明。
闲歌在堂,万舞在庭。
外则尽物,内则尽诚。
凤笙如闻,歌其洁精。
生僻字注音
无生僻字
注释
1嘉荐:美好的祭品(荐:祭品)。
2陈:陈列,摆放。
3祀事孔明:祭祀之事庄重清明(孔:甚,很;明:清明、肃穆)。
4闲歌:古代祭祀时,堂上唱诗与堂下笙奏交替进行的礼仪音乐。
5万舞:古代一种大型乐舞,兼具文舞(执羽)和武舞(执干戚)。
6外则尽物:外在备齐所有祭品(物:指祭品)。
7内则尽诚:内心充满诚挚敬意。
8凤笙:形制华美的笙(乐器),代指祭祀音乐。
9洁精:洁净精纯,指祭品洁净、心意虔诚。
译文
美好的祭品已整齐陈列,祭祀仪式庄重而肃穆。
堂上响起舒缓的闲歌,庭中跳起盛大的万舞。
外在备全所有祭品,内心满怀诚挚敬意。
仿佛听见凤笙悠扬的乐声,歌颂这洁净精纯的虔诚之心。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祭祀作为一种古老而庄重的仪式,始终承载着人们对先辈的追思、对传统的坚守以及对未来的祈愿。唐代诗人归登的这首《享惠昭太子庙乐章(请神)》,虽仅有短短八句,却宛如一把精巧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唐代祭祀文化的大门,生动地展现了祭祀惠昭太子时那庄严肃穆的场景与仪式,字里行间饱含着深厚的情感与文化底蕴。
一、诗歌内容与结构
(一)(请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祭祀文化的生动写照。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唐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祖先的崇敬、对传统的坚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