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故纸堆里的杀招(第1页)

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3号法庭的空调嗡嗡作响,却驱不散七月盛夏的闷热。龙安心松了松领口,。在标注"雷公坡"的区域旁,有一行小字:"特种紫糯米原种田,吴姓祖耕,龙大山代管"。

"法官大人!"杨律师猛地站起来,声音因激动而略微变调,"原告提交新证据!1988年凯寨生产队的土地承包档案,明确记载争议地块为传统紫米种植区!"

法庭顿时骚动起来。审判长示意法警将证据呈上,老花镜后的眼睛仔细审视那张薄脆的纸张。龙安心注意到林妍的身体微微前倾,手指紧攥着钢笔。

"这与商标侵权案有何关联?"审判长终于开口。

"关联重大!"杨律师恢复了专业自信,"被告主张苗歌商标在先权利,但这份证据表明,原告对古歌米所依托的文化和农业资源,拥有跨越三十三年的持续权益!"

他迅速展开论证:黔丰农业注册"苗歌"商标时,隐瞒了该名称与特定农耕文化的关联性,涉嫌恶意抢注;而"古歌米"品牌直接来源于龙安心承包地上的传统知识和生物资源,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先权

龙安心只听了前半段,注意力被那张承包证吸引。父亲的字迹依然清晰,那个"代管"二字尤其工整——当年吴家没有适龄男丁出工,父亲便代他们承包了这片地,一管就是十年,直到外出打工潮开始。这种朴素的契约精神,如今成了对抗资本掠夺的最有力武器。

"被告方需要时间核实该证据。"黔丰的律师突然打断。

审判长看了看表:"休庭30分钟。"

龙安心刚走出法庭,手机就震动起来。是吴晓梅发来的照片:务婆穿着那件嫁衣站在试验田边,身后是十几个村民组成的"护田队",有人举着写有"保护传统农耕"的牌子,有人手持苗族传统的长刀——仪式用的,未开刃。

"记者来了?"龙安心回复。

"省台,《法制在线》栏目。"吴晓梅很快回道,"还有《农民日报》。小李的纪录片片段已经在网上传开了。"

龙安心点开她发来的链接。那是小李昨晚剪辑的短片《谁在杀死我们的古歌》,开头就是务婆唱《藏种歌》的镜头,接着切换到黔丰农业机械化种植基地的紫米——穗小粒瘪,与凯寨的饱满颗粒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画面定格在夜间监控录像上:王大勇那张特征明显的脸在红外镜头下清晰可辨。

视频发布才六小时,播放量已经突破七十万。评论区炸开了锅,最高赞的留言是:"偷完农民工工资偷种子,现在连古歌都要偷?"

"龙总!"杨律师匆匆走来,"好消息!法官私下表示这份承包证很关键,可能改变案件走向。但"他压低声音,"黔丰的人在查证原件真实性。"

龙安心冷笑:"让他们查。公社档案室应该还有存底。"

"还有件事"律师犹豫了一下,"对方提出调解意向。如果你们同意共享紫米种源"

"不可能。"龙安心斩钉截铁,"这不是商业纠纷,是文化掠夺。"

回到法庭后,局势果然逆转。黔丰的律师不再咄咄逼人,甚至承认"苗歌"商标与"古歌米"存在差异。审判长最终裁定:鉴于新证据表明"古歌米"具有历史延续性,不构成对"苗歌"商标的侵权,驳回黔丰农业的诉讼请求。

林妍离席时,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她经过龙安心身边时,香水味浓得呛人。

"你以为赢了?"她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周董已经从澳门回来了。"

龙安心平静地整理文件:"代我问他好。顺便问问,赌债还清了吗?"

林妍的脸色瞬间惨白。她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快步走出了法庭。

---

回村的路上,龙安心接到金教授的电话。老教授兴奋得语无伦次:"找到了!国图果然有那本《百苗图》!最后一页不是文字,是是一幅图!"

"什么图?"龙安心将车停在路边。

"银矿图!"金教授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标注着雷公山银矿脉,旁边有紫米图案,还有一段奇怪的歌谣我已经拍下来发你邮箱了!"

龙安心立刻用手机查看。照片上的古画已经褪色,但依然能辨认出山脉轮廓和几条蜿蜒的线条——无疑是矿脉图。右下角用朱砂绘着一束紫米穗子,旁边是几行难以辨认的古苗文。

"务婆能看懂吗?"龙安心问。

"她说需要时间回忆"金教授顿了顿,"但有个更紧急的消息。黔丰农业刚刚向省里提交了特色农业产业园规划,选址就在凯寨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