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豪门后妈,养崽爆红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33 章(第4页)

“王工的想法,主要基于什么?”沈芜问。

“他说,技术部正在研发一套新的内容挖掘算法,可以更精准地识别和推荐那些有潜力的新人。

他认为,与其花大价钱去请那些已经被各大平台争抢的大v,不如把资源倾斜给新人,用技术手段帮助他们成长,这样更能形成我们的内容壁垒,用户粘性也会更高。

”李娜客观地转述了王工的观点,但语气里显然不太认同,“可我觉得,这太冒险了。

新人成长需要时间,内容质量也不稳定,万一算法效果不达预期,平台初期的用户体验会很差,很容易流失。

”沈芜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起来。

李娜的担忧不无道理,平台冷启动阶段,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但王工的想法,也确实契合了她对“雅韵”差异化定位的设想。

完全依赖大v,容易陷入和其他平台同质化竞争的泥潭,而且成本高昂。

扶持新人,虽然有风险,但一旦成功,就能培养出真正属于“雅韵”的核心创作者群体。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也反映了团队内部不同部门、不同背景成员之间的思维差异。

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内部矛盾,影响项目进度。

“这样吧,你让王工也过来一下,我们三个一起聊聊。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需要达成共识。

”很快,年轻的技术骨干王工也来到了办公室。

他看到李娜也在,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服气。

“沈总。

”“王工,坐。

”沈芜示意他坐下,“你们关于首批创作者邀请策略的分歧,李经理跟我说了。

我想听听你的具体想法,尤其是你提到的那套新的内容挖掘算法,进展如何?有多大把握?”王工一听这个,立刻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的算法模型、技术优势以及对新人潜力的判断。

他显然对自己的技术非常有信心。

李娜在一旁安静地听着,默不作声,显然对纯粹的技术理想主义持保留态度。

办公室的气氛,再次变得有些微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