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平粮刻线 粮高则溃堤(第2页)
他目光扫过仓房角落一个闲置的、用来量米的旧式木斗(一斗约合125斤)。一个大胆而极具象征意义的念头,在脑海中成型。
翌日清晨,定辰钟声刚落。州府衙门前广场,人山人海。中央搭起一座高台,高台上摆放着那具古朴的木斗。澈儿一身素净官袍,立于台前,身后是堆积如小山的、刚刚查封充公的“丰裕号”囤粮。
阳光照在澈儿年轻而严肃的脸上,也照在那一袋袋金黄的粮食上。
“云州的父老乡亲!”澈儿的声音清朗,借助简易传声筒,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奸商囤积,哄抬粮价,其心可诛!其行当诛!本官已将其绳之以法,所囤粮米,尽数在此!”
人群爆发出欢呼。
“然,粮价关乎万家灶台,关乎社稷安稳!”澈儿话锋一转,语气沉凝,“常平仓乃朝廷储备,备灾备荒,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动!今日,本官以此奸商囤粮开售,平价粜米,每斗——四十文!”这个价格,低于市价近三成,却又高于正常年景的三十文,留有余地。
欢呼声更烈。
“但!”澈儿举起手,压下声浪。他拿起一把锋利的刻刀,走到那具木斗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具普通的木斗上。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吹旗帜的猎猎声。
澈儿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扫视全场。他手腕用力,锋利的刻刀在木斗内侧,沿着斗壁,深深地刻下了一道清晰无比的横线!
“此线,名‘堤防’!”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本官今日刻此线于量斗!即日起,云州官粮粜售,米面麦豆,无论何种,米面平此线,则价稳!米面超此线,则价涨!”
他放下刻刀,拿起木斗,将刻痕的一面高高举起,让阳光清晰地照亮那道深深的刻痕:
“此线,便是云州粮价之堤!本官以此线为誓:凡我治下,粮价若涨破此线,官仓必开!奸商若敢囤积居奇,欲使粮山高过此线,倾覆民生堤防…”
他顿了顿,目光如寒冰利刃,扫过人群,仿佛要穿透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贪婪目光:
“那本官便以雷霆手段,削平他的粮山!碾碎他的妄想!让这堤防之后,再无倾覆之忧!”
刻线立誓!举斗为凭!
那道深深的刻痕,在阳光下无比清晰,烙印在每一个人的眼中,也烙印在云州的历史上。
短暂的死寂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与掌声!百姓们看着那道线,仿佛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保障,看到了官府守护民生的决心!
官粜开始。金黄的米粒哗啦啦倒入刻有“堤防线”的木斗,平至刻线,不多不少,正好一斗。四十文一斗的价格,迅速稳定了市场。观望的粮商们,看着那道高悬的木斗刻线,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再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那刻在木斗上的“堤防线”,成了云州粮价最坚固的堤坝,也成了少年御史以智慧和魄力守护民生底线的永恒象征。粮山再高,高不过民心所向;贪欲再炽,炽不过守土之责!米斗刻线,刻下的是底线,立起的是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