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5章 凿冰拓令 鳞映休养生(第1页)

粮价风波甫定,年关将近。京城礼部一道措辞严厉的文书飞抵云州:责令云州按旧例,于腊月前上贡“寒潭银鳞”鲜鱼八百尾!此鱼乃云州北境“沉星湖”特产,肉质细嫩,通体银白无鳞,极为珍稀,历来是皇家冬宴贡品。然文书亦言明,近年贡鱼品质下降,数量锐减,今次务必足额、鲜活送达!

“寒潭银鳞?”澈儿看着文书,眉头紧锁。他翻阅旧档,发现此贡由来已久,沉星湖渔民世代以此维生,但也因此承受着沉重的捕捞压力。近两年,渔民屡有诉状,言银鳞鱼越捕越少,越捕越小,恐有绝迹之虞。

“大人,此鱼只在冰层最厚时,于湖底深潭处活动,极难捕捞。往年皆是征发数百渔民,破开厚达数尺的坚冰,日夜轮番下网,方能勉强凑足贡数。然…鱼获一年不如一年,渔民亦苦不堪言,冬日破冰,冻伤冻毙者时有发生…”负责此事的工房老吏忧心忡忡。

澈儿拿起一卷陈旧的渔民诉状,纸张粗糙,字迹歪扭,诉说着“冰窟窿里讨命”、“鱼越来越少,官家催命越来越急”的绝望。

澈儿决定亲赴沉星湖。朔风怒号,冰封千里。沉星湖如同一面巨大的、蒙着灰尘的镜子,镶嵌在苍茫雪原之上。

湖面冰层厚逾尺许,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一片死寂。远处湖边,散落着几处低矮破败的渔村,炊烟稀落。

风声凄厉,如同鬼哭,卷起冰面上的雪沫。

寒气刺骨,即便穿着厚厚皮裘,澈儿仍感觉寒意如针般穿透衣物。

几处巨大的、尚未完全冻结的冰窟窿旁,聚集着衣衫褴褛、面色青紫的渔民。他们正用简陋的工具,将巨大的渔网艰难地沉入墨绿色的冰水之中。

渔网上来,网眼中稀稀拉拉挂着几条巴掌大小的银白色小鱼,在冰冷的空气中徒劳地挣扎着,银光黯淡。渔民们麻木的脸上,看不到一丝收获的喜悦,只有深深的疲惫和绝望。

冰水的寒气混合着鱼腥味,扑面而来。

“大人,这就是…‘寒潭银鳞’了…”一位年老的渔民,胡须上挂着冰碴,声音嘶哑,“再这么下去…湖里的鱼祖宗…都要被捞光了…明年…后年…我们吃什么?拿什么交贡啊?”老人浑浊的眼中,滚下两颗冰凉的泪珠。

澈儿蹲下身,捡起一条刚出水、还在微微扭动的小鱼。鱼身冰凉滑腻,入手轻飘飘的,远不如记载中“尺许长、肥美丰腴”。那黯淡的银光,映照着他沉痛的眼神。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皇家口腹之欲,竟要以一方生灵断绝为代价?

强烈的愤怒与悲哀交织。他想起血墨案中那掺入墨中的血腥,想起被兼并的土地,想起抬高的粮价…上位者的索取,为何总是如此贪婪无度,不顾生民死活?

回到行辕,澈儿彻夜未眠。贡鱼必须交,否则便是抗旨。但如何交?如何不重蹈覆辙?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型。

腊月十五,沉星湖。数千军民被征调至此。巨大的冰面上,以特定方位,开凿出数十个巨大的冰洞,如同星辰点缀。特制的大型绞盘被架设起来,粗如儿臂的绳索连接着巨大的拖网。

冰洞下墨绿色的湖水深不见底,寒气森森。绞盘在号子声中缓缓转动,拖网沉入冰冷的深渊。

“嘿呦!嘿呦!”的号子声在空旷的冰原上回荡,沉重而充满力量。绞盘转动的嘎吱声,绳索摩擦冰沿的刺耳声,令人心悸。

数个时辰后,沉重的拖网被缓缓拉出水面!网内银光闪耀,水花四溅!

数百条尺许长、通体银白、鳞光闪耀(并非无鳞,而是鳞片极细密,远看似无)的“寒潭银鳞”在网中跳跃挣扎,银光璀璨,映照着冰面与雪光,美不胜收!每条鱼都肥硕健壮,活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