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香江大厨[八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 第188节(第2页)

在当地买了老房子之后拆掉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屋,修建现代的大屋,破坏整个社区的一致性。孩子们坐着豪车,穿着名牌服装去上学,用粤语大声谈论,也令本土学生厌恶。

当地的孩子表示,他们很多要课后去打工,而这些港城来的孩子,什么都是父母给的。这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

这位社会学者在报纸上呼吁即将离开港城移民去加拿大的人,要入乡随俗,要尊重当地文化,不要做令人厌恶的事。不要再让岳宁这样无辜的港人受到牵连。

岳宁在家复习,不出门而已。

每天早上,岳宝华会带着大黑出去遛一圈,带报纸回来,岳宁一看,挺好!鱼上钩了。

当天晚上的晚报,港城大才子,也是从内地过来的杨裕合在亨通的报刊上发文:“什么时候能改掉‘逢洋必舔,逢内必嫌’的毛病?

杨裕合在文章一开始就指出:这件事是那两个加拿大厨师的错,岳宁当场指出对方没有尊重他人,也违反了加国的多元化主义。为什么要港人反省?”

其中最为可笑的是,就连港城移民的孩子,父母提供开销,不用打工。而加国本土学生需要课后打工,也算是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就这样的逻辑,这位学者还让人反省。无非就是洋大人说得都对吗!

移民是加拿大政府审批的,建房也是加拿大政府允许的,孩子进学校读书,也是学校接收的。如果有港人违反了当地的法令,该罚款罚款,该坐牢坐牢,该遣返遣返。

真没必要自我反省自我矮化到这种地步,真正需要港城反省和深思的,是我们对新移民的态度。去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里,里面有个角色一个大陆来的新移民阿灿,说话大声,穿着土里土气,为剧情增添了不少笑料,一时间“阿灿”这个称呼,成了大陆新移民的称呼。

加拿大人对港城人的诸多歧视性的言语和港城人对新移民的刻薄嘲笑,有什么不同?

就这么着,两人从报纸吵到了电台,一个说他只是希望港城到加国要有素质,另外一个说对方骂港人说话大声,和港人骂新移民说话大声有什么不同?

最近跑港城的内地移民又多,造成了很多乱像,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骂得欢。

周六,岳宁提早了将近一个小时到场。

明明htv已经帮她安排了粉丝见面会,她担心还是有粉丝为了提早见到她,来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