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香江大厨[八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 第187节(第1页)

“是吗?我对你的米饭很感兴趣。”大鼻子大厨笑着说。

“好啊!我做好了告诉您。”岳宁笑着回应,“今天我不介意长胖,等您做好了我也来尝尝。”

“还要烤四次。你等会儿过来,大概要两个小时。”

岳宁转身,意大利大厨的意面已经出锅。

岳宁凑过去尝了一口,大厨问她:“你能尝出里面的肉是什么肉吗?”

“风干的咸猪肉。”岳宁立刻猜出。

那位大厨哈哈一笑:“不完全正确,是风干的猪脸肉。”

好吧,腊猪头意面。

岳宁又来到岩西的操作台前,吃了法国大厨的一块芝士蛋黄酱香煎银鳕鱼,还尝了岩西的一个盐烧大虾。转过来,皮埃尔大厨的鸭子马上就要烤了,她和皮埃尔约好了等会儿过去品尝。

岳宁回去磨了姜茸,把姜茸放进绿葱油里,让绿葱油有了一定的浓稠度,调味后,她拿出毛笔,用翡翠色的葱姜汁在两个白瓷盘里画出不同的春山图。

随后,她把冰水里的鸡拿出来,只取鸡胸和鸡腿肉摆入盘中。两盘白切鸡摆盘完成,放在那只布雷斯鸡前,岳宁举手示意完成了一道菜。

接着,她把剩下的鸡架放进猪肚鸡汤锅里,再次开小火。

主持人走过来,岳宁拿过他的话筒,示意他尝尝白切鸡。

主持人拿了碟子和叉子,叉起一块白切鸡,蘸了蘸碧绿色的酱料。鸡肉断面莹润透亮,鸡皮脆弹。他把鸡肉塞进嘴里,吃完一块后,轮到岳宁采访他:“布雷斯鸡用中国的做法,味道如何?”

他夸张地说:“这鸡皮的爽滑,肉质的鲜嫩,太不可思议了!”

主持人都没意识到,他和岳宁的身份此刻已经互换。岳宁把话筒还给他,看到皮埃尔来了,便亲自给皮埃尔叉了一块鸡肉,把碟子递过去。

皮埃尔接过,吃了一口,眼睛睁大,嫩滑的鸡肉与弹爽的鸡皮在口中交融,蘸料的辛香巧妙地烘托出鸡肉本味,这不正是新法餐倡导的健康也可以很高级的理念吗?

“好吃,很独特,非常好。”皮埃尔称赞道。厨师和专业观众纷纷围过来,岳宁给正在把法国血鸭

大鼻子大厨用银勺舀了一口饭送进嘴里,黑松露酱的浓郁香气混着菌菇的鲜香弥漫开来。这种味道在欧洲确实常见,饭里加香肠和火腿的做法也不少见,这个脆底也是他的卡酥莱锅追求的。岳宁巧妙地将这些要素融合,再加上中国调料,竟变出了另一种风味。

大鼻子大厨再次仔细端详自己的碟子,又看了看已经见底的砂锅,目光最后落在那只雕刻精美的公鸡上。他用狐疑的眼神打量着岳宁:“岳大厨,你这些菜品……是不是不太像真正的中餐?感觉是以法餐为核心,只是带了点中餐的味道?我印象中的中餐可不是这样的。”

听了翻译的话,岳宁心里有些不快,但外国大厨对中餐的刻板印象,即便在上辈子那个年代,也依旧根深蒂固。她淡定地回应道:“恰恰相反,我是以中餐的核心为基础,在深入理解传统法餐和新法餐的前提下,贴近法国人的口味偏好,就地取材,才做出了这道煲仔饭。它的核心依然是中国的煲仔饭。您印象中的中餐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大鼻子大厨听完沉思片刻,非常认真地说了一段话。

话还没等翻译给岳宁译完,岩西便抢着说道。

翻译将两人的对话传给岳宁:“瓦莱尔大厨说他对中国菜了解不多,在1973年法国总统访华之后,他特意去了解过中餐,即便连国宴,他也觉得那些餐饮缺乏美感。不过,他也理解毕竟当时的中国非常贫困,绝大多数人还在为温饱挣扎,自然不能苛求太多。但你的中餐,却让他看到了超乎想象的精致。”

接着,岩西开始反驳,向大鼻子大厨讲述了日本料理的发展史。他说日式料理的骨架源于日本遣唐使从唐朝带回的文化,会席料理脱胎于唐朝宴席料理,怀石料理更是源自唐朝的僧侣料理。从日本传统料理中,不难窥见中国一千多年前料理的精致。日本的茶道、书道和花道皆源自中国,且都深谙意境之道。只是后来中国衰落了,当日本厨师向法国厨师学习时,中国正处于最为艰难的时期。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岩西说出了一个日本作家的名字,那人曾对中餐有过油腻低级的评价。不过,岩西强调,中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岳宁确实在用心地向大家展示中国的餐饮文化,就连怀石料理大师宫本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

岩西说完,卢卡斯紧接着说道,翻译原封不动地翻译了卢卡斯的话:“看看我上次去宁宴参加宴席的录像就知道了,宁宴的菜品口味超棒,摆盘精致得不得了。那次除了体验宁宴那种高级餐厅的风格,后面两天岳大厨还带我们参观了港城和澳城的各种餐厅,高级料理和街头小吃都有。”

卢卡斯等翻译说完,又对岳宁说:“岳大厨,你这次带来的菜确实是为了迎合欧洲人的口味,没有完全展现出你的真实水平。你应该把乾坤烧鹅带过来,给大家带来纯正的中国风味,那一定会给大家带来震撼的感受。”

众人都替岳宁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岳宁耸了耸肩:“这次时间确实太紧了,下次我提前一周来法国,好好做准备。”

她又看向现场的烤箱:“我得学会用这款烤箱做烧鹅。咱们还是先喝猪肚鸡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