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香江大厨[八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 第183节(第1页)

公司的班车首站是浅水湾,接着去中环和铜锣湾接人。吴志海一上车,就有小徒弟迫不及待地跟他说:“吴哥,你师傅就是你师傅,锦莹姐太厉害了。她这一出手……”

小徒弟起了个头,其他人便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吴志海坐在前面,回头看向陈锦莹,为她感到高兴。他进了宝华楼之后,就盼望着师傅快点来,他相信师傅的手艺,一定会惊艳众人的。

陈锦莹望向自家徒弟,心想如果没有他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自己也许未必能走到这一步。

看着看着,她发现徒弟的眼神太过专注,便微微偏头,不与他对视。

吴志海见师傅侧过了头,也转过头去。自己只是一个在台南读到国中毕业的乡下小子,在德祥大饭店那样的环境下,能承蒙师傅倾心教授。师傅手艺高超,还是台大的毕业生,自己又怎敢有其他想法?

车子到了宿舍楼下,正好碰上步行回来的同事们。

阿松的小徒弟看见范秀琴,喊道:“秀琴,我跟你说……”

范秀琴立马跑过来,听他们讲述。这下可好,宝华楼恐怕所有厨子都知道了这件事。

还真是如此,晚市结束后,值班经理、陆培德和阿松,三个人轮番给岳宁打电话,兴奋地报告这个消息。

岳宁可骄傲了:“那是!我的眼光什么时候看错了?”

当晚,宝华楼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出现在报纸上,说起昨日在宁宴吃到了正宗的京鲁菜,领略到了那绝妙的火功。

他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把读者看得垂涎欲滴。

岳宁最近忙于考试,下周还要去法国,按照她的说法,这叫做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她这段时间闭关复习,甚至都不跟乔君贤约会了,搞得花边新闻都没了。

这时候宁宴出现这么一篇文章,瞬间就引发了轰动。

htv自然享有独家报道权,岳宁抽空接受了htv的专访。

岳宁先从鲁菜说起:“鲁菜是北方菜的根基,是宫廷菜的源头,更是八大菜系里唯一能同时征服市井小巷与帝王餐桌的菜系。从孔府宴的诗礼银杏,到百姓桌上的油爆双脆,鲁菜教会我们:真正的美食,不在乎出身贵贱,只在乎是否用心。裕合叔说的爆炒,只是鲁菜的一部分。锦莹姐是一位全面精通鲁菜的大厨。以后大家可以慢慢去发现她的拿手好菜。”

“那她跟你比呢?哪位技艺更高超?”

“就知道你们会这么问。等我考完试,好不好?”岳宁无奈地笑着说,“既然裕合叔提到了宫保鸡丁,那我和锦莹姐就用川鲁两派的技法做宫保鸡丁,来一场厨艺较量,怎么样?”

“好。我们期待着。”

岳宁的露面,更是把热度进一步推高。

陈锦莹在台北做了那么多年厨师,都没什么名气。可刚进入宁宴,就在港城爆红了。

宝华楼立马把她的介绍卡牌挂到大厨介绍栏里。食客们慕名而来,好评如潮。

岳宁在台湾早就有了一定热度,宝华楼的这位新大厨又是从台湾来的,而且在港城爆火,台湾的电视台自然争相转载转播相关消息。

就在这时,有位台湾名嘴在评论节目中,以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口吻说道:“这个陈锦莹大厨是鲁菜大师陈德祥的女儿,是鲁菜大厨陈锦龙的亲姐姐。如果她真的那么出色,没道理在台北一点名气都没有吧?只能说港城地方小,好厨子少,以至于一个在台湾都排不上号的厨子,到了港城都能被追捧为大师。请大家冷静看待这位大厨,去港城旅游的时候,也没必要追捧她。甚至我怀疑岳宁这位不满二十岁的大厨,是不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乔君贤开车送岳宁去考场,岳宁从车上下来,就被记者们堵了个正着,记者们问了她几句对考试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