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175节(第3页)
听到这话,陈德祥皱了皱眉,不过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打击儿子的信心,在后厨驳儿子的面子。他说:“锦龙说得有道理,你们别想着去港城能挣钱,港城那里说粤语,语言不通,去了真只能跟那群大陆来的人抢着洗碗。我对吴志海也算不薄了,给了他一笔钱,原本希望他学了手艺,回台南开个小饭店糊口。谁想他心比天高。唉!你们还是得踏实点。”
餐厅经理走进来,到陈德祥面前说:“老板,那只布袋鸡是电视台的李小姐点的,她吃完了问我:‘台湾只有我们做布袋鸡吗?’问得挺莫名其妙的。”
陈德祥走出去,电视台专门做旅行节目的李小姐还没走,他过去打了声招呼:“李小姐,怎么会有这个疑问?”
“我就是想知道,会不会还有其他人会做这道菜?”
陈德祥自信满满地说:“不会。来台的外省人里有山东厨子,但能做这道菜的,目前只有德祥一家。而且只有我和我儿子陈锦龙有这门手艺。”
“是吗?”李小姐笑着问。
“当然,要是还想吃,就来德祥,提前说一声就行。”陈德祥说道。
李小姐礼貌地点头离开,带着人回到电视台,去播放厅打开录影带,看这几天拍摄的录像。
日本在当今世界十分耀眼,岳宁在日本大火,大阪道顿堀的第一家宁小厨面馆开业,引得电视台纷纷报道。台湾哈日现象严重,日本大火的事物,在台湾也一定会火。日本媒体追着岳宁报道,台湾的电视台也跟着报道。
他们的旅游节目专门去港城拍摄了宝华楼旗下的相关内容,岳宁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刚好宝华楼二店和宁小厨面馆已入驻铜锣湾的鸿安名品折扣商厦,岳宁便把拍摄地点选在了这里。
画面里,名品折扣商厦门口排起了长龙,队伍绕过了街角的便利店。穿着制服的商场服务员,手里拿着一叠广告纸,发给排队的顾客。
脖颈上挂着相机的女顾客伸出手接过广告纸,又从包里掏出一张传单。同她一起排队的顾客掏出了计算器,同一款手提包在东京卖十九万日元,这里便宜了整整六万。两人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不小心碰到了身后的男顾客,她连忙用英语道歉,却看到那位男士领带上的日产汽车花纹,立马改用日语交谈。原来是来自东京的主妇遇到了来自大阪的上班族。
这档节目主打旅行,主持人问:“怎么这么多日本顾客?”
“铜锣湾这里本就是日资百货公司的天下,华资的百货公司甚至英资的百货公司都在节节败退。鸿安集团另辟蹊径,利用港城自由港的便利和没有进出口关税的优势,集合了众多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打造了这个名品折扣商城。基本上相同的货品,能比日本便宜30到70。日本到港城才四五个小时的航程,吸引了很多日本游客前来。”岳宁指着还在装修的鸿安百货大楼说,“现在我们这里是一期,六月到七月,二期也会开业,到时候会有更多品牌入驻。”
“70?”主持人难以置信地问。
“对啊!很多特价款,确实有这个折扣力度,所以很多日本客人专程飞来采购。”
岳宁带着他们从员工专用通道进入商厦。进了商厦,各个柜台前人潮涌动。
岳宁先带他们去宁小厨,宁小厨门口一长条等候椅都坐满了人,大家正在吃小零食。看到岳宁出现,人群躁动起来。
岳宁笑着打招呼,跟他们介绍:“这几天上了新品,西北牛肉拉面,是我们西北的风味。你们一定要尝尝哦!”听得懂的客人回应着,听不懂的客人也附和着笑。
为了节目拍摄,店里特地给他们留了一个位子,一个套餐端了上来。岳宁介绍说,这是他们店里卖得最火的烧腊双拼,还配了一小碟炒包菜、一个肉夹馍、一杯冻柠茶。
这么一套套餐,只要港币六元。去年到今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港城这个几乎所有物资都靠进口的城市,物价飞涨,就连福伯的猪脚河粉都涨了一元,宁小厨这种干净、口味又有保证的套餐很实惠。
尝过宁小厨的实惠套餐,他们又去了新开的宝华楼二店。这家店铺刚开业没几天,主要客户群是前来购物的游客,不像总店那样有很多大圆桌,基本上都是四人位的卡座,甚至还有两人小位子,此时也都满客。跟总店一样,进门处有大厨介绍。
岳宁一看,说:“今天是马大厨当值,他被称为我们宝华楼无死角的大厨,宝华楼所有招牌菜都能做。”
主持人看到最后一位大厨介绍上写着:“来自台湾,擅长京鲁菜。”便问:“这位吴大厨来自台湾吗?”
“吴大厨刚加入宝华楼不久,原本定下来他需要三个月学习主要粤菜制作,但是我们的食客吃过他做的油爆双脆后,强烈要求他上榜。”岳宁随口介绍了一下,没有过多停留,便带着他们落座。
这里主打给游客吃,有能让游客一次尝多种口味的烧腊卤水四拼,里面有烧鸭、烧肉、卤鹅肉、鹅翅。还有招牌拆鱼羹、爆汁虾球和八宝脆皮乳鸽。除了这些菜,岳宁还点了一道炒青菜,主食是一份干炒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