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167节(第1页)
此刻,客人们正在仔细欣赏这道菜,周老爷子开始介绍它的来历:“传说这是一道流传了千年的菜。”
翻译转述了这句话,瞬间吸引了大家的兴趣,所有人都看向他。
周老爷子讲起典故:“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他弟弟赵光义的老婆秘密缝制了龙袍。赵匡胤龙袍加身后,他的这位弟妹又做了这道菜,以鲤鱼化龙之意劝赵匡胤登基。这经过菜籽油炸的金丝细面,就象征着这件龙袍。鲤鱼焙面这道菜便流传至今。他们这道菜,融合了鲁菜糖醋黄河鲤鱼和豫菜鲤鱼焙面的做法。调味上两者差不多,都是糖醋口味,鲁菜注重鱼跃的造型,而豫菜则是覆盖这层面。”
油炸后的糖醋口味受众广泛,不过河鱼刺多,大家对这道菜感觉不错,但远远没达到惊艳的程度。
这倒也在岳宁的意料之中,她和陆培德商量这道菜的时候,曾考虑过用鲜味更浓、肉质更细嫩的海鱼。然而鲤鱼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鱼一换,这道菜的意义便少了一大半。这道菜更多是用来展示技法和传统文化,至于讲究口味的菜品,则在下一道。
再说此刻的厨房里,传菜的小伙子刚刚说了法国大厨夸赞岳宁,石川称这是作为厨子的荣耀。
章宏兴性子活泼,不过二十五六岁,听到这话比自己被夸奖还兴奋:“宁宁,你知道米其林三星大厨是什么概念吗?你知道他这一句话,对你意味着什么吗?”
岳宁当然知道,不过那是上辈子的事了。而且就算是上辈子,能获得米其林三星殊荣的餐厅不过一百出头,这个年代就更少了。
岳宁回应道:“被专业人士夸奖是好事,但咱们得宠辱不惊。阿邦要炒菜了,你不去看看?”
何运邦正在炒一道宝华楼的招牌菜,这道菜用的是晒干的花鲢鱼鳔。宝华楼和宁宴每天要做大量的拆鱼羹,杀鱼时留下了许多鱼鳔。岳宁依照传统菜谱,开发出了这道菜。
这道菜和干炒牛河一样,是宝华楼考验厨师炒功的菜品。
晒干的花鲢鱼鳔放入油锅发制后,就像肉皮发制的皮肚一样,充满了气泡。浸泡清洗后,鱼肚变得柔软且容易吸收汁水,可以用来做烩菜和汤菜,吸饱汤汁的鱼肚十分美味。但这道菜的要求偏偏和干炒牛河一样,要干身,要有那股镬气。
这就意味着调味料要严格控制,尤其是豉油和蚝油这些液体调味料,少一分鱼肚没入味,多一分炒出来就会湿润,失去那份干香。只见何运邦用葱姜淡盐水煨过鱼肚后再沥干,此时拌入豉油、蚝油,然后在鸡油里翻炒。
章宏兴说道:“用鸡油炒啊?我去宝华楼点了你炒的这道菜两次,倒是想过你会先拌入豉油,没想到用鸡油炒。”
邱师傅接过话茬:“这些细微的差别,那都是一家酒楼的绝招,都是靠吃饭的手艺。”
何运邦倒出炒过的鱼肚,再滑炒豆芽和韭黄。这道菜的宏兴和何家辉的比赛时,对这道菜产生了兴趣,点名要吃,而且这刚好是章宏兴的拿手菜。岳宁想着日本也有类似的菜品,便把它加了进来。
石川上次看过制作过程,兴致勃勃地跟大家解释,这是一道以鸡白子为主材做的菜。几个日本人一听,一脸了然,欣然吃了起来。
毕竟在日本,有鸡白子刺身。色泽鲜亮的鸡白子,一进嘴巴就会瞬间融化,那股润泽细腻的口感,让日本食客们趋之若鹜。
见他们都吃,卢卡斯也准备伸筷子。石川赶忙催翻译跟他说明,翻译着重介绍了这道料理的原料。卢卡斯说:“我们也吃牛腰子,还有内脏香肠。要不然怎么会拿猪膀胱来做料理?”
他夹起一块鸡子戈渣放入口中,轻轻咬下,酥脆的外皮下是软糯嫩滑的内馅,鸡子的鲜嫩口感奇妙地融合在内馅之中,没有丝毫异味,只有纯粹的鲜嫩与醇厚。
“很奇妙的味道。”他评价道。
又接连上了几道菜,每一道味道都不错,此时大家嘴巴还想吃,可胃已经快被填满了。
偏偏这时,又有一辆餐车被推了进来,香味从砂锅缝隙中飘散出来。
砂锅上桌,侍应生揭开锅盖,一股浓郁的肉香升腾而起,一只“熊掌”赫然出现在锅里,石川顿时傻眼了。
拟定菜单的时候,石川还跟岳宁讨论过这些菜品,岳宁明确拒绝用熊掌做菜,还说为了做一只熊掌,要杀一头甚至几头熊,实在太残忍,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侍应生解释道:“这是岳小厨和陆培德大厨联合制作的赛熊掌。我为大家分一下餐?”
“我不吃,不用给我。”周老爷子说道。
蔡致远问他:“周爷爷,您为什么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