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辨瘥后劳复食复阴阳易病脉症并治全篇1-1(第2页)

喻昌说:身体内的津液,因为胃寒而凝结成为浊唾,时间久了也不清澈,这样的人必然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所以不用汤药来荡涤病邪,而是用丸药来慢慢调理。

张璐说:伤寒病痊愈之后身体虚弱,常常会有遗留的热邪,所以禁止温补,即便偶尔有平素体质虚寒的人,也只适宜用理中丸来调理,不曾轻易使用肉桂、附子等药物。

伤寒病解除之后,身体虚弱消瘦,气息微弱,气逆想要呕吐,用竹叶石膏汤来治疗。

【注释】伤寒病解除之后身体虚弱消瘦,是寒邪损伤了形体;气息微弱,是热邪损伤了正气;气逆想要呕吐,是剩余的病邪挟带着水饮侵犯了胃部。所以适宜用竹叶石膏汤,补益虚弱、清除余热,从而降逆气。

【集注】方有执说:疾病之后身体虚弱消瘦、气息微弱,脾胃还未强健,饮食难以消化,那么就容易产生痰饮,水饮停滞导致气逆,所以想要呕吐。

程知说:伤寒病解除之后,津液不足就会导致身体虚弱消瘦;余热没有清除干净就会损伤正气,用竹叶石膏汤来调理胃气并去除虚热。前面一条是治疗疾病之后的虚寒症,这一条是治疗疾病之后的虚热症。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洗,半升)人参(二两)甘草(炙,二两)粳米(半升)麦冬(去心,一升)

以上七味药,加入一斗水,煮至剩下六升,去掉药渣,加入粳米,煮到米熟汤成。去掉米,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方解】这个方剂,就是白虎汤去掉知母,加入人参、麦冬、半夏、竹叶而成。把大寒的方剂,变成了清补的方剂,这是仲景所创白虎汤的变方。经典上说:形体不足的,用补气的方法来温养;阴精不足的,用滋阴的药物来补养。所以用人参、粳米,来补养形体和正气;辅助竹叶、石膏,清除胃热。加麦冬来滋生津液,半夏降逆气,还能驱逐痰饮,甘草补中气,并且用来调和各种药物。

病人脉象已经恢复正常,但到傍晚时稍微感到烦躁,这是因为疾病刚刚痊愈,有人勉强让病人进食谷物,脾胃之气还比较虚弱,不能消化谷物,所以导致稍微烦躁,减少进食谷物就会痊愈。

【注释】病人脉象已经恢复正常,是说病脉全部解除了。只是到傍晚时稍微烦躁,是因为疾病刚刚痊愈,过早勉强进食,胃气还虚弱,不能消化谷物,所以导致稍微烦躁,不需要用药,减少进食谷物自然就会痊愈。

【集注】方有执说:勉强让病人进食谷物,就是说强迫病人吃东西。损,是说应当减少食量。

喻昌说:注释家援引傍晚是阳明经气旺盛的时候,所以认为减少谷物应当稍微用下法。不知道这里讨论的是病愈后的病症,不是讨论六经病转变为阳明病的病症。傍晚,就是《内经》中所说太阳偏西阳气已经衰弱的意思,所以不能消化谷物。不能引用前面关于宿食的条文,轻易使用大黄,使脾胃再次受到严重损伤。

王鹤田说:这里说的是病愈后勉强进食,从而形成虚证中的实症。病后起居坐卧,都应该听其自然,不可勉强,勉强就不是病人所想要的,其身体就会不安适,不只是饮食方面如此。

伤寒病发生阴阳易这种病症,病人身体沉重,气息微弱,小腹部拘急不舒,有时牵引到阴部出现拘挛,热气上冲心胸,头部沉重不想抬起,眼中视物模糊,小腿和膝盖部位拘急的,用烧裈散主治。

【注释】伤寒病刚刚痊愈之后,男女不注意节制,偶然发生房事,出现发热等再次患病的情况,叫做房劳复。男性用六味地黄汤主治,女性用四物汤主治,根据症状加减用药治疗就可以。如果发生房事,男病传给女,女病传给男,相互转变而患病,叫做阴阳易。其症状为身体沉重、气息微弱,小腹部拘急疼痛,牵引到阴部,小腿和膝盖部位拘急,或者热气上冲心胸,头部沉重不想抬起,眼中视物模糊等症状,都是余毒乘虚相互传染转变所致,应当用烧裈散主治。

【集注】王肯堂说:房劳复病,是说疾病刚刚痊愈之后,或者还没有完全好,男女进行房事而再次患病,如果症状与阴阳易症相同,就按照阴阳易症来治疗。也有出现寒热、多汗,头部沉重、头晕目眩,腹中拘急,全身关节松弛,经脉弛缓无力,筋骨痿软,不能行动,精髓空虚,心神恍惚,拖延很长时间才死亡的情况,适宜用当归四逆汤。出现四肢厥冷的加附子,寒证明显的加吴茱萸、生姜来治疗。按:病愈后男女交合而患病的,如果没有阴阳易的症状,而有表证,就不能按照阴阳易来治疗,应当按照房事后感受风寒来治疗,汗法、吐法、下法都不可轻易使用。即便有应当发汗、应当催吐的症状,发汗就用补中益气汤加麻黄、桂枝微微发汗,出现四肢厥冷的加炮附子。催吐就用补中益气汤加淡豆豉来探吐。达到适度就停止,总之应当记住这是疾病刚刚痊愈之后的情况。

方有执说:伤寒,这里包括中风而言。易,如同交易、变易的“易”,是说大病刚刚痊愈,血气还没有恢复,强行进行房事,那么男女二气相互感应,互相交换变易而发病。身体沉重、气息微弱,是真元亏损衰竭而困倦。小腹部拘急不舒,有时牵引到阴部出现拘挛,是相互交换的邪气向内攻冲。热气上冲心胸,头部不想抬起,眼中视物模糊,是虚阳产生热气向上熏蒸。小腿和膝盖部位拘急,是经脉紊乱、筋脉受伤。裈裆靠近阴部,是阴阳二气汇聚的地方。男女患病相互交换,用这个部位的东西,是取物各归其本的意思。喻昌说:患伤寒病的人,热毒藏在气血中的,逐渐从表里解散,只有藏在骨髓中的热毒,没有办法发泄。所以病愈后与没有患病的人进行房事,男病传给没有患病的女子,女病传给没有患病的男子,所以叫做阴阳易,就是相互交换的意思。

烧裈散方

取妇人内裤靠近阴部的地方,烧成灰。

以上这一味,用水送服一方寸匕,每日服三次,服药后小便就会通利,阴茎头部稍微肿胀,这就表示病要痊愈了。如果是女子患病,就取男子的内裤烧成灰服用。

【方解】男女的内裤裆部,本是污浊衰败之物。烧成灰来使用,是取其能够通散的特性,同时也符合同气相求的道理。服药后,有的通过出汗,有的通过通利小便,病就会痊愈。阴茎头部稍微肿胀,这是相互传染的毒邪从阴窍排出,所以才会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