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秦国东出(第3页)
王绾反驳道,“将军莫忘了长平之战,这些年来,我秦国一直休养生息,赵国也从那一战的阴影中走出,兵力强横,若再与赵国交锋,事态扩大,如之奈何?”
“王大人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大秦何时怕他赵国,以前我们能打赢长平之战,现在一样可以。”
昌平君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出言道,“依我看,不如攻韩,韩国弱小,兵力不足,地处险要,毗邻魏国,赵国,秦国。是大秦东出六国的咽喉之道,大秦与赵相争,倘若其他五国合兵,借道韩国,到时候,一旦局势生变,攻赵之战恐生变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后面更精彩!
李信猛地看向昌平君,“昌平君,你别忘了,韩国去岁才与我大秦和亲,若此时攻韩,岂不是言而无信,为六国耻笑?”
昌平君笑道,“我大秦行事,何必在意他国眼光,若此战能一战灭韩,大秦东出之路再无祸患。”
一时间,群臣为攻赵还是攻韩争论不休。
文臣最前列,吕不韦扶着笏板,双眼微眯,不说话也不表意见,似是在思考。
吵了一会儿,苏铭看向吕不韦,“相邦,你有何看法?”
此时,朝臣们不再争论,等着吕不韦这个重量级人物开口。
两朝老臣,大秦丞相,这时候的吕不韦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走出来,沉声道,“大王,老臣以为,此战当攻赵国。”
话语一出,李信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挑衅一般的扫了王绾一眼。
“为何?”
“赵国是六国当中军备武力最强的国家,更是我大秦扫平天下最大的对手。韩国弱小,弹指可灭,留着韩国,可以麻痹六国。”
“赵国势大,我大秦应不间断的削弱赵国的实力,等待最后一战灭赵!”
寥寥几语,言简意赅。
他说完之后,朝臣们不再争论,确实如吕不韦所言,韩国弹指可灭,对付他们不用费多大力气,可如果因为灭掉韩国使得六国警惕起来,那才是因小失大。
六国继续躺平,互相摆烂不好吗?
王绾听完,也服了软,“相邦大人老成谋国,在下佩服。”
吕不韦微微点头,“无妨,同朝为臣,有不同想法很正常。”
高台上,苏铭身姿挺立,一锤定音,“诸位爱卿,既然统一意见,那便兵攻赵,解救燕国!”
……
朝堂统一了意志,秦国这架战争机器很快就行动起来,即便他们有数年没有打过大仗,但战争已经是刻在老秦人骨子里。
咸阳城内外满是肃杀的气息,街道上穿着漆黑铠甲的士兵不断调动,街道上关中百姓欢呼雀跃,激动万分。
打仗,意味着又有人要升官升爵了,军功爵制,使得秦人向往战争,因为这是他们跨越阶层的唯一途径。
出征的校场上,军旗猎猎,黑底红字的秦字大旗迎风招展,苏铭扶着长剑,走到高台上,亲手将虎符赐予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