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石击工地(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sp;&esp;没错,张本民也在算这个账。专家说只要料子备足不缺货,一年赚个二十万是小轻松。
&esp;&esp;二十万?张本民有点怀疑,按照比价推算,也就是一年能赚大好几百万呢。再看看那并不起眼的熔化炉,他摇了摇头。
&esp;&esp;专家看了出来,说你在这老窑厂生产出来的地条钢,比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的市场价要低得多,但利润并不低,每吨起码在一百块左右,如果有谈判技巧,一吨都能赚到两百元。照目前的一个熔化炉规模看,一天至少能产十吨,那不就能算出账来了么?
&esp;&esp;张本民皱着眉头说,一天十吨,每吨就俺一百五的利润算,一天就是一千五,一个月就是四万五,一年不是五六十万么?
&esp;&esp;专家说这种不正规的行当,别指望一年到头三百六十五天都开工,得对半折了算,一年能生产两百天就不错了。另外,也别想着工人顶住了三班倒不停炉,大白天的还不能干活,一般都是夜里头开工,因为人来人往的少,不会引起太大的主意。否则人们看到了红眼,不是举报就是效仿。
&esp;&esp;张本民有了底,看来这块还能搞,赚头虽不是太多,但也算可观,到时物色个合适的人选守着就行,一年除去各种开销,入账十来万还是可以的。
&esp;&esp;在郑成喜看来,年入十来万那可就是巨大的数字了,他对郑建军说也想搞一个。郑建军很干脆地一摆手说不行,地条钢是不合规的,到时质监、安全啥的各个部门过去一查,就都是麻烦事。
&esp;&esp;郑成喜不服,说张本民都能开了,他为啥不能?难道张本民不怕查?
&esp;&esp;郑建军久久按捺的火气开始向上窜,不过也尽量注意着口气,反问说有人能当小偷,你咋不学着去拐人家的东西?
&esp;&esp;听了这话,郑成喜顿时气得直歪鼻子,说他想办法挣钱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你们兄弟姐妹?郑建军到底算是懂事明理的人,又压下了火气,说弄地条钢,如果出了问题是不是需要他去找关系协调?一来二去的,会影响他的升迁!
&esp;&esp;这一下击中了郑成喜的要害,他觉得只要郑建军能升官,那就是最了不起的事儿。最终,他打消了搞地条钢的念头,不过说不会便宜了张本民,到时他会举报的。
&esp;&esp;郑建军这下可真是忍不住了,猛地一拍桌子,说你就不能消停点嘛?怎么就和嘎娃过不去的?人家就一个孩子,你一个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好意思么!而且你也不想想,到底能不能斗得过他,再过几年,他年轻力壮,你都老了!
&esp;&esp;郑成喜半天没说话,他看着郑建军,问你是谁,为啥要帮外人说话?而且过几年他老了,你们兄弟姐妹三个就不能顶上?
&esp;&esp;郑建军一歪脑袋,说跟张家恩恩怨怨的事已经不少了,到目前来说谁吃亏占便宜还不明摆着?怎么就不知足?非要把人家赶尽杀绝?
&esp;&esp;在连串的反问下,郑成喜叹了口气后,起身离去,心情很是复杂。
&esp;&esp;此时,屏坝乡老窑厂内,张本民正兴奋不已。经过供电所加班加点地抢拉线路,电路已通,熔化炉正在安装调试。
&esp;&esp;看着熔化炉下辅助加热的炭火“突突”地吐着火舌的时候,张本民真是激动得很,他感到那火光全都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金银财宝和钞票。“来一锅试试呗!”他忍不住大喊。
&esp;&esp;“没问题,刚好让工人瞅一下,往后也好操作!”专家应声道,“不管怎样,安全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sp;&esp;宋广田必到,孙义峰和郭哲军也缺不了。这会儿的孙义峰特别活跃,他已经知道年底或年初要升职的事,对张本民的感激之情根本就藏掖不住,滴水之恩嘛。
&esp;&esp;本来张本民想跟孙义峰说说,往后要多照顾着点老窑厂地条钢的事,这么一来他还有点不好意思开口,总有点乘人之喜的感觉,可是思前想后,觉得再怎么着也得把话说明白,要不地条钢的事万一出现问题没兜住,那麻烦可就大了。
&esp;&esp;结果没用开口,孙义峰就直接表态了,说宋广田已经跟他讲过,放心,只要他能罩得住的,就不会有任何不好的事情能起飞。
&esp;&esp;张本民是相信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孙义峰身上有种优质,完全值得信赖。
&esp;&esp;宋广田受吕建保委托带了话,说吕乡长知道地条钢的负面问题,如果有人举报就会有麻烦,所以他还是装作不知道为好,万一出现了不和谐的事情,也好从中周旋。
&esp;&esp;张本民表示理解并感谢,说尽量不给乡里添麻烦,唯一能报答的就是上缴利税。宋广田哈哈一笑,说只要能交税,哪怕是一块钱,到时乡里也好有话说,为了地方发展嘛,人家外地能搞的,为啥屏坝就不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