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返1982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4章 老窑厂通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sp;&esp;屏住呼吸的张本民没有犹豫,直接将邮票夹进准备好的杂志里,他觉得郑成喜家的东西都该毫不顾忌地掳走,即便再贵重,也不会半点愧疚之心。

&esp;&esp;这套军人专用的邮票,当时发行了一亿多套,过了一段时间后,有部队反映容易暴露部队的番号、驻地等信息,所以国家就停止使用并收回销毁,但是仍有三千多万套流失,其中,“蓝军邮”印制时间晚,所以留存流通量的很少,价值也高。在九十年代前期,单枚曾拍卖出八十万高价,虽然后来有回落,但也多数在五十万左右成交。到了二零一二年,四方联的蓝军邮,拍卖时起价二百八十万,最后以三百四十万成交。

&esp;&esp;面对郑金桦送的大礼,没办法不“笑纳”,至于其他的绝对不伸手,哪怕是一整版品相上好的十二生肖邮票。

&esp;&esp;在好奇心驱使之下得张本民,翻看了整摞老信件,还找到了一个整版十二张的生肖邮票。他知道,不出意外的话,这张发行于八零年的整版票,十年后将价值百万,因为里面的那张猴票特别值钱。红色底、黑色图猴,对于集邮的人来说,没有人不知道八零年的那张猴票,大概从九七年的时候开始,它的市场价就直线上升,从几十元涨到了上千元再到上万元,最后,到了二零一零年的时候,涨到将近二十万,如果是整版的,则高达百万。

&esp;&esp;翻开杂志,又观赏了一遍那套军邮,张本民这才离开材料室,去找宋广田。

&esp;&esp;“明个儿有点麻烦的问题。”张本民对宋广田明说了,但并没有说明白。

&esp;&esp;宋广田知道里面有手脚,便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问,“咋回事啊?啥麻烦不麻烦的,跟咱们有关系?”

&esp;&esp;“哦,忘了,没关系。”张本民自然要接下这个舒服的招子。

&esp;&esp;“要说有麻烦,那就是熔化炉的安装了。”宋广田笑道,“你不是要明个儿装炉子么?”

&esp;&esp;“是啊,专家都已联系到位,明下午就来动工。”

&esp;&esp;“行,到时俺去看看,好歹也是乡里招商引资的项目,不关心哪能成?!”

&esp;&esp;谈笑间,张本民也就不再提老信件的事,他知道宋广田会做好扫尾的事情。

&esp;&esp;果然,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sp;&esp;其实电力问题根本不用担心,刚过屏坝桥不远,就看到宋广田就骑着自行车飞驰而来。宋广田说吕建保很重视,听过汇报后当即就把供电所所长叫到跟前,说了下情况,要求两天内解决老窑厂的电力供应问题。

&esp;&esp;供电所所长也不含糊,说老窑厂附近有个电灌站,可以从那里接通线路,不过通常要向县局汇报,得到批复后才能行动。吕建保说汇报个啥?电灌站的线路延长一点没多大事儿,先动手再说,又不是不给电费钱。

&esp;&esp;电的问题解决了,郑金桦那边的事情又冒了出来。

&esp;&esp;邮票丢失的事,郑成喜实在是恼火得很,所以就找到学校讨说法。学校说没办法,意外发生了还能怎样?而且在获奖方面相当于也给了补偿了,否则按照郑金桦的水平,连个三等奖都够戗。

&esp;&esp;考虑到郑金桦的学业,郑成喜一肚子恼火却也没法发作,只好咕哝着说能不能给点经济补偿?因为那套邮票很珍贵。

&esp;&esp;学校一听不愿意了,说给补偿也行,那就把郑金桦的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