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731节(第2页)
“此外,如今既然是新朝,那是否要将永乐通宝更换为洪熙通宝?”
郭资回应了朱高煦,顺带还询问了钱币的问题。
历代君王即位后,都会制作新钱,但朱高煦并未下达铸造洪熙通宝的旨意,所以郭资特意询问。
“暂时不用,继续铸造永乐通宝就行。”
朱高煦并不着急铸造新钱,在他看来,如果百姓日子过得好,那自然记得如今是洪熙年间,而不需要新钱提醒。
如果百姓过得不好,那他铸造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想到这里,朱高煦询问道:“两京铁路还有多久才能完工?”
“大约三年。”郭资毕恭毕敬回答,朱高煦闻言颔首道:
“国库既然充裕,那我准备先修西北铁路的北京至万全、大同段。”
“这段铁路六百里,工部的报价是三年二百四十万贯,造价并不算高。”
“如果这段铁路能修通,那山西北部的煤炭就能在两京铁路贯通的同时,将源源不断的煤炭运往江南,提早实现煤场自给自足,并解决江南百姓的柴火问题,你以为如何?”
“自然可以!”郭资不假思索的回答。
在他看来,皇帝既然说的那么详细,显然这件事情是肯定要办的。
虽说房山的煤炭已经通过铁路运往了北直隶南部和山东西部地区,但总体来说房山的煤矿产量并不足以满足当地的需求。
当然,这其中也涉及房山没有铁路,还需要用马车运煤导致效率低下。
故此在同意山西北部铁路的时候,郭资也建议道:
“陛下,臣建议修建一条房山通往北京东站的铁路,再修建一条从永平府滦洲铁矿连接永平站的铁路。”
“如此一来,滦州铁矿和房山煤矿就可以直接通过火车运往京城,再中转前往南方。”
郭资的提议让朱高煦拍了拍脑袋:“倒是忘记这件事了……”
朱高煦有些懊恼,自己应该早早想到这些事情才对,只可惜这段时间太忙了,居然连这些事情都忘记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对身旁的亦失哈交代道:“与工部说清楚,主干线修通后,主干线两侧的矿区都要修建铁路来运输资源。”
“批不批是朕与户部的事情,但工部必须勘察上奏。”
“奴婢领旨”亦失哈应下,朱高煦见状也将目光继续放在郭资身上:
“朝廷眼下,每年要消耗多少国库的库存钱粮?”
“这……”郭资顿了顿:“去年是六百万贯,今年至如今已经消耗四百三十余万贯,到岁末估计会达到七百万贯。”
“如果明年西北铁路的山西段,加上房山、滦州等地铁路开建,估计会高达八百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