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副班主任?新手上路连夜加班中(第1页)
经过一周的折腾,我总算是0清了各种文件的填写方式。
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案格式、学期目标……这些东西以前和我的生活完全不沾边,现在却成了每天要面对的“新日常”。
但老实说,对我这种一直习惯天马行空工作的人来说,这种标准化的文书工作简直是一种煎熬。
填空式的格式、严谨到不能出错的教学目标、用词必须严肃又规范的教案……这套t系让我有种被困在规则里的窒息感,像是从一个自由创作的世界,突然被塞进了一台jg密的流水线机器,每个动作都要按照特定的节奏进行。
而最让我震撼的是——美术组的两位同事竟然对此习以爲常!
秦舒宁稳稳当当地整理着她的教学计划,书写流畅,格式规范,每天办公室里都能听到她翻阅资料、在键盘上敲字的声音。她像是早已习惯了这些流程,效率之高让我怀疑她是不是在学校里自带了“教学计划ai”,每一栏都填得jg准无误。
更离谱的是——李然。
这家伙已经彻底摆烂了。
我天天忙着研究教学计划,他倒好,天天在办公室里晃来晃去,和别的老师聊聊天、看看b赛、刷刷手机,要不然就去球场随便投两球,完全一副“反正还有时间,先玩着”的模样。
“你就一点都不着急?”我忍不住问他。
李然从椅子上翘起二郎腿,嘴里叼着一支没点燃的烟,懒洋洋地瞥了我一眼:“急啥?这玩意儿最後两天再ga0也来得及。”
“你有教案吗?”
“有啊,上一学期的,改改就行。”
“……”
我突然有点理解爲什麽学校里有人能活得这麽悠闲,而我每天都在焦虑了。
随着新学期教学计划和教案的提交日期越来越近,我的焦虑值也在逐步攀升。
每天盯着那份格式si板的文档,我都觉得脑子要炸了。
“教学目标”那栏我改了三遍,每次写完都觉得哪里不对;“重点难点分析”我写了半天,最後自己都看不懂自己在写什麽;“教学方法”一栏,我只能y着头皮随便填点东西,总感觉写得一点也不像老师会用的策略。
对着电脑发呆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真正敲字的时间。
但让我最崩溃的是——我竟然连“如何讲课”都开始焦虑了。
以前只觉得美术不过是拿起笔画画、讲讲基础、看看作品,但现在一旦让我真正去设计一堂课,我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拆解”这些内容。
更何况,教案还只是纸面上的东西,真正上课才是挑战。
能写教案,未必能讲好课。
而我,甚至连教案都写不明白。
我盯着屏幕,长长地叹了口气。
我以爲写教案无非就是个形式,把大致教学内容列一下,给领导看看就行。
直到我看到“详细教学进度表”那一栏,才意识到事情没那麽简单。
每一节课,必须jg确到分钟。
——开场白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