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佛法初解(第4页)
金刚面se凝重,"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找到其余五位天选之人,否则"
话音未落,藏经阁的大门突然震动,似有人在外猛烈敲击。
藏经阁的大门猛然打开,一位年轻僧人急匆匆闯入。
"大师,辩经已开始,诸位高僧都在等您!"
金刚点头示意,迅速将古籍收好。"时机已到,或许今日辩经能给我们更多启示。"
三人快步穿过莲华寺长廊,来到一处宽阔的院落。这里便是莲华寺闻名遐迩的佛法辩论场。院中央铺着厚重的蒲团,四周坐满各派高僧和学者。香炉中青菸袅袅,檀香味弥漫整个空间。
金刚领着玄明和明月入座。玄明环顾四周,认出了道家的青羽道长、儒家的孔学士,还有各大佛门宗派的代表。气氛庄严而紧张,仿佛空气中都充满了思想的火花。
主持辩论的慧明法师击木鱼一声,开宗明义:"今日论题:心x本空还是本有?请各位畅所yu言。"
一位身着灰袍的禅宗僧人率先发言:"心如明镜,本自清净。只因尘埃覆盖,才显浊乱。修行即是拂去尘埃,回归本x。"
"错!"天台宗的代表立刻反驳,"心x本具一切法,如大海含百川,非空非有,不可执一废一。"
青羽道长捋须微笑:"两位何必争执?道家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心x亦是如此,既空且有,有中见空,空中现有。"
辩论瞬间热烈起来,各派观点如剑锋相对,激烈却不失优雅。
玄明专注聆听,忽然开口:"诸位大师,弟子有一问。若心x本空,何来善恶之分?若本有,又爲何需要修行?"
场内一片寂静,衆人目光聚焦在这位年轻俊杰身上。
明月接道:"心如明镜,却又不同於明镜。镜无分别,心有取舍。或许,心x既非本空,亦非本有,而是随缘显现。"
金刚微笑点头:"正是!佛法讲究中道,不落两边。心x如水,能方能圆,随器而变,本质不改。"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缓缓起身,衆人立刻肃然起敬。他是少林寺的智空大师,佛法造诣深不可测。
"心x之争,千年未决。"智空的声音虽轻却穿透全场,"然三教同源,皆指一理。儒曰明明德,道曰复归於朴,佛曰见x成佛,殊途同归。"
他的目光落在玄明和明月身上:"七星已现,天机将启。心x之辩不在言语,而在实证。天选之人,当明此理。"
场内一片哗然,衆人面面相觑。玄明与明月对视一眼,心中了然。这场辩论,远不止表面那麽简单。
智空大师的话语如惊雷炸响,辩经场顿时沸腾。各派高僧纷纷起身,手指点向天空、彼此,声音此起彼伏。
"七星已现?这是何意?"一位华严宗僧人高声质问。
"天选之人在此地?"另一位身着素袍的禅师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金刚和尚拍案而起:"诸位息怒!辩经未完,何故喧哗?"
场面渐渐平息,衆人重新落座,但空气中弥漫着一gu无形的紧张。智空大师缓缓举起一只枯瘦的手,示意衆人安静。
"心x之辩,实爲修行根本。"智空的声音平静如水,却又深沉如海,"当下即是,万法归一。佛法无定法,何来争执?"
青羽道长笑着接话:"老衲所言极是。道可道,非常道。执着於言语形式,已失道之本意。"
"然而不立文字,又如何传承道统?"儒家孔学士反驳,"礼不可废,教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