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灭金灭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八章 此去泉台招旧部(第2页)

刘淮伸手接过,只觉的入手颇为沉重,定睛一看,这却是一杆长槊模样的长枪,似乎是由金属为芯,外面再由老藤片、麻布、桐油层层包裹,只在长枪的最前端露出三尺长的金属长杆。

长枪笔直,只不过到了枪尖左右的金属长杆处,形状变成了生出麟角的巨蟒,巨蟒张口,吐出蛇信子,化作两尺长的枪头。

这并不是一杆崭新的长枪,其上还有刀砍斧剁的痕迹,但看起来保养的十分完好,以至于整根大枪上的桐油与大漆都没有任何龟裂的地方。

李道抚摸着长枪,表情复杂,如同在追忆过往:“这是岳元帅的沥泉枪。”

刘淮原本稳如磐石的双手微微一颤,有些不可置信的抬头望向李道。

李道似未所觉,继续言道:“当日第四次北伐,大军撤回,全军颓唐,岳元帅知晓,此去之后天下大势难以回转,他更是难以统兵,就将这杆兵刃赠与了我,期盼我能奋勇杀敌,不负当年之志。”

说到这里,李道低头叹气,眼中似有泪水滚动:“然而我却没有这等气力。”

刘淮抚摸着长枪,滚烫的血脉如同从这杆大枪中汹涌而出,汇合着长江黄河,夹杂着天下豪气,熔化着金戈铁马,从双手涌入到他的胸口,使得刘淮情不自禁的浑身颤抖起来。

“今日,我将这大枪转赠与你,只盼你能用之渴饮金贼之血,复我汉家江山。”李道咬住牙关说道:“快走吧!我今日为你争夺四个时辰的时间,你一定要夺下东关!”

刘淮拎起沥泉枪,心中有万语千言,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只能大声应诺,拨马转身,准备离开。

“刘大郎。”走出几步后,身后传来李道的声音:“我听过你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日你我二人都将死战,可有诗词赠我?可有残句自勉?”

刘淮勒住马缰,只是微微一顿就立即回应:“有的。”

“说来!”

刘淮于马上端坐,直接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声吟诵。

正是: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一首诗颂罢,刘淮再次拱手,驱马而去,再也没有回头。

而另一边,李道只是呆愣片刻,就在心中咀嚼着这首诗词,下马走向了将台。

此时,洞庭湖水军已经被全部动员起来,除了踏桨的水手已经登船之外,还有千余将士汇聚在校场上,正在听从指挥列队。

“诸位,我告诉你们,今日不再是佯攻,而是要与金贼决死!”在围拢而来的近千军士之前,李道大声说道:“你们若有想退之人,可到王副统制处领一份盘缠,自会给你放军文书。老夫一口唾沫一个钉,绝不逼迫!”

“统制!”统领官孟佛陀望着高台上几大箱银子问道:“俺们走了你咋办?干脆跟俺回家养老吧!”

“老夫在中军大帐中告诉虞相公和李太尉,要与金贼决一死战。拉出去的屎难道还能坐回去?”李道满不在乎的挥手说道:“剩下十条船,我就带着十条去杀金狗;剩下一条船我就带着一条船去;剩下老夫一人,老夫就自己摇着舟子去。”

“老夫还就真不信了,少了你个孟屠户,就得吃带毛的猪!”

“那统制说这话就把俺们当外人了。”孟佛陀笑道:“多年生死情谊,统制想把俺们抛开独自立大功,这哪行?”

“立个狗屁功!”李道怒骂:“孟老三!你耳朵里塞猪毛了!”

“那就更不能抛下统制了。”孟佛陀摊手说道:“有福的时候同享,有难的时候散伙,那俺不就成狗卵子了吗?”

“那你待怎样?”

“俺们的意思从来都很明白。”另一名统领官邓彦接口说道:“若是统制平日待俺们不好,功劳统制独享,送死让俺们去,俺们自然要与统制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