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凭谁问廉颇老矣(一)(四千字)(第1页)
凭谁问廉颇老矣(一)(四千字)
八月十日,沭河与沂水间天气阴云密布。
正如魏胜所预料的那样,阴雨似乎要如期而至了。
这也引发了农人的全面恐慌,须知,如果让即将成熟的庄稼淋一场雨,哪怕不会霉烂发芽,单单是被雨水打落到地上的谷物豆子,就是一笔足以让人肉疼的损失。
何况,怎么可能不发霉呢?
就魏胜的亲自观察来看,来参与秋收的青壮明显变多,也就是说不少被武装的庄户放弃了作战职责,参与进了抢收的工作。
不能算是山穷水尽,但绝对算是被逼得急眼了。
就在几个庄子的庄户都陷入焦急的时候,大队的民夫从忠义军驻地走了出来,拿着镰刀等农具,加入了抢收大队。
忠义军中也有许多不理解魏胜做法的人,但忠义军虽然对外讲道理,对内也讲道理,但终究还是一支阶级分明的暴力武装。
军中是有阶级法的,不能因为魏胜好说话就可以不把他的命令当一回事!
所以军令即下,无论有什么心思,都等遵令而行。
应该说效果还是有的。
原本农人们还以为这些民夫是来抢粮食的,可随着民夫将一捆捆割好的谷物豆子装进庄户们的大车后,庄户农人纷纷对这些异乡人表示了感谢,虽然不便于直接攀谈,却也将解暑的浆水分出一碗,充饥的干粮分出一块。
而各个管事庄主则是怀着气急败坏与欣喜感激的复杂心情,沉默着看着这怪异的一幕。
‘金人’与‘宋人’,‘保卫者’与‘侵略者’,‘随波逐流者’与‘锐意进取者’,两拨本应该水火不相容的人竟然在天威时节的压迫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了。
似乎感天动地了一般,这一日到底只是天气阴沉,一滴雨也没有落下。
在凭谁问廉颇老矣(一)(四千字)
张丑连连摇头。
张百草也是气急:“马金陀,你今天是吃错什么药了?!造反是把全族全庄人头别裤腰带上的大事,你愿意,别人愿意吗?”
马金陀瞥了一眼张百草,又定定看着张丑,见对方始终没有搭话,终于长叹一声说道:“大哥,既然你不想投宋,也不想反,那只有一条路了。”
说着马金陀指了指远方可以模模糊糊看到的忠义军大营:“大哥带着俺们打一打宋军大寨,将决心展示出来。”
张丑觉得此言更加荒唐。
且不论何伯求将主力带到临沂,张家庄以北的几个庄子只能凑出一千多号庄户,这点兵力还不够忠义军塞牙的。
就说就算他张丑古今名将附体,一战而胜,他们除了付出累累死伤,又有什么好处呢?他张丑是能封侯还能咋的?
保卫乡梓吗?
可忠义军也没干什么恶事啊!
然而张丑却又立即反应了过来,马金陀可不是只有肌肉的寻常武夫,他说这话必有缘由。
想到这里,张丑不由得悚然一惊:“阿陀,你莫非听到了什么风声?莫不是何家庄有人向宋军泄露庄中空虚,宋军要大举进攻,所以咱们要以攻代守?”
因为都住在一个庄子里,都是街坊邻居乡里乡亲,所以庄户的行动可以瞒住其他人,却瞒不住自家乡人。
宋人北伐军如此怀柔,何家庄中有人通风报信泄露风声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马金陀摇头以对:“这种消息,若非宋人得到确切的说法哪里会信?就算何家庄的人都向宋人出首,那宋人将领但凡是个有些脑子的,都会把这话当作埋伏。就像如果那些民夫跑过来跟俺说对面宋军大寨已空,俺又如何会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