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灰蛾”(第2页)
“天弓项目……”我倒吸一口凉气。
那可是真正的国之重器!这帮混蛋!
小吴补充道:“而且它设计得非常狡猾。它不会立刻打包所有数据往外发,那样太容易被发现。”
“它会像真正的蛾子产卵一样,一点点、分批地,将窃取到的关键数据,伪装成普通日志文件或者加密备份文件。”
“通过预设的隐蔽通道,在系统最‘繁忙’、流量监控压力最大的时候,悄悄‘吐’出去!”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之前监控到的异常数据包总是零星、分散,很难抓住完整链条!”
“持续性的、低密度的泄密……”陈主任一拳砸在桌子上,“温水煮青蛙!比一次性的攻击更毒辣!也更难防!”
“供应链!”我脱口而出,想起张薇之前部署的外协厂同步启动的自查。
张薇赞许地看了我一眼。
“你的反应很快。‘影子’势力深耕多年,供应链是他们重点经营的目标。”
“‘灰蛾’只是工具,找到是谁、通过什么渠道把它‘种’进来的,才是关键!”
她转向小吴,“‘灰蛾’的传播机制分析出来了吗?它如何感染新主机?”
小吴迅速调出另一份分析报告。
“初步看,它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系统已知漏洞进行横向移动,另一种是……”
“伪装成正常的工程图纸文件或者工艺说明文档!一旦有人打开查看,它就能在后台悄悄释放载荷,感染主机!”
“把病毒伪装成我们要看的文件?!”陈主任气得脸都红了,“这……防不胜防啊!”
“所以,我们的日常流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成为它的突破口。”
张薇的声音带着沉重的压力,“一个u盘,一封邮件附件,一份从外协厂传回的技术文档……‘灰蛾’只需要一个缝隙。”
之前抓到攻击源的兴奋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寒意和紧迫感。
我们抓住了一条咬钩的鱼,但鱼钩上挂着的“灰蛾”毒饵,却揭示了一个更庞大、更隐蔽、更危险的网络。
“张组,”小吴打破了沉默,语气带着一丝担忧。
“技术反制能摧毁他们的服务器,但‘灰蛾’已经像孢子一样在我们设定的‘蜜罐’里散开了。”
张薇的目光扫过我们每一个人,最后落在那段“灰蛾”代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