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九五而至尊(第2页)
俩人合伙,一个往东推,一个往西推,只轻轻一用力。
好么,石门竟然“赫赫”的打开了,虽然打开的时候,里头往下掉了很多的灰尘,但是的确是开了。
里头雾气沉沉,众人立刻上了抽风机,鼓风机等等,给里头换空气,忙活了一上午,中午上去吃饭的时候,里头的空气还在更换。
等到吃过了午饭,里头差不多了,他们才再次下去。
青金石大门内,是一个非常宽阔的墓道,多宽阔呢?
足够两辆汽车并排而行了。
台阶很宽,缓缓向下延伸,尽头黑咕隆咚的让人看不到里头什么情况。
但是随着他们的进入,冷光灯陆续的打开,照亮了这里。
怎么说呢,往下延伸的台阶,宽,大,厚。
众人站在门口不敢进去,眼巴巴的看着的都是小天师。
小天师看了看四周:“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台阶,有九十五级。”
“九五之尊?”独孤浩炎立刻就猜到了为什么是九十五级了。
“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九者,数之极也,阳之极也,故九五者,处于中者也,即天子也。古代有九州,处中而理天下者,即天子也。”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者自然被诸位先贤在述着中引为天子。”王一水教授咽了咽口水:“这是《易经》上的说法,也是”九五至尊”的出处。”
“可是,导师,《易经》不是秦汉时期的着作吗?”陈长庚身边的一个学生不懂了:“这是周朝的古墓吧?”
相差的时间有点远,起码几百年是有了。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也叫易书。”小天师看向了他:“《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连山》、《归藏》,秦汉时期传自周朝的《周易》,一起称作称为”三易”,只是,《连山》与《归藏》失传,只剩下一部《周易》了。”
“不错,认真说起来,这《易经》其实并不完整。”王一水教授道:“《连山》是我国最早的易学体系,是三易之首。据古文献宋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记载,《连山》为盘古开天地后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独孤浩炎小声的跟他道:“我看他们来,每天就是负责清理灰尘了。”
说实话,这帮人清理灰尘都很认真,有的时候,不知道灰尘里含着什么东西,所以就算是灰尘,也要打好包,拿出去之后,还要过一遍筛子,万一里头有某个文物的碎茬儿呢。
像是青金石大门门槽里清理出去的东西,因为有小天师的背书,这才没有过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