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布特(第4页)
我观察佛教,天主教,基督新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都赞成行善,但他们不反对坏人。换句话说,这些宗教都用一种也许并不怎么高明的方式回避人的善恶属性。拿基督新教举例,只要你信耶稣,无论你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统统接纳绝不区分。以至于有人甚至说基督新教是一种坏人的宗教,坏人在基督新教中很享受,甚至很得意。
我去过基督新教,我发觉去那里的人非常混杂,有受人尊敬的成功人士,也有蝇营狗苟的市井无赖。无论是个怎么样的人,他们都在基督新教中获得“神的祝福。”我觉得这很荒谬。神是善的源泉,神的拥趸应该都是信善的良民。有没有一种专门供性格偏向于善的信众信仰的基督教?我觉得应该有。我信神,我信的神是嘉奖和赞许善良的神,所以我的兄弟姐妹都应该很善良,否则,你可以和我们保持距离。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仅仅是一个善良的人才能信仰的基督教,它的受众会不会很窄?其实不会,善良的人很多。有邪就有正,有太阳就有月亮,有多少爬虫就有多少飞鸟,我丝毫不担心善良的人太少。我只忧虑表明自己的善良,会不会被邪恶的势力盯上,加以打压和迫害。
其实,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他们内心深处趋向于善,但他们不敢表露。就好像南瓜堆里混入一只冬瓜,如果“露出原形”就会被其他南瓜打。不要怀疑坏人的邪恶,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没有发现他们的邪恶。邪恶充斥着世界,非常强大,正面与其对抗,往往结局惨淡。所以,大部分的中间分子学会和邪恶和平共处,如果有人站出来说:“我反对邪恶,我是个好人!”可能,激进的人要打精神病院电话了。我们早就习惯隐藏自己的善良,有的时候,甚至装得很邪恶,以免受到迫害。
人类很奇怪,受罪的往往是好人,坏人则往往占便宜。我觉得如果做一个有趣的统计,把100个人划分为好人,坏人两组,然后来对比他们的职业,地位,收入,家庭,子女和寿命,我们可能会发现好人似乎更有优势。但如果把这100个人分成好人,不好不坏的人和坏人来对比,好人肯定处于劣势,甚至有的会很惨。这是人类奇怪的社会现象,动物界没有的。
枪打出头鸟,对于首先站出来说自己是好人,自己反对坏人的勇敢者,往往结局悲惨。文革的时候,北京工人遇罗克反对血统论,他认为不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对每个个体应该区分看待。这一下戳中造反派的神经,遇罗克被判处死刑。我有一次乘公交车,一个中年人被来来往往的乘客东挤一下,西碰一下,中年人大叫:“怎么搞的,我当好人了吗!”原来好人会被群起而攻之,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想能不能创建一个专门为受苦受难的好人祈祷的基督教。在这个基督教里,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是好人,都同情好人,都喜欢好人,都向往当好人。那么,我们这些受苦难的兄弟姐妹是不是就找到一个共同的家园?然后,我们再接受很多处于中间地带的中庸分子,把我们这个家园变大。人多力量大,即使坏人们再怎么愤恨我们,也就无碍。
这个宗教的好处在于,我们能找到和自己一样的人,而不是和一群乌合之众在一起唱赞歌。如果我们当中有兄弟姐妹受到欺辱和迫害,我们也可以及时声援,甚至于提供具体的帮助。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更愿意帮助彼此,爱护彼此。再不是以前的基督教那样,人心隔肚皮,各怀鬼胎。
一个属于好人的基督教,一个公开表明人的价值取向的基督教,你们敢参加吗?你们敢公开说自己是好人,自己反对邪恶吗?我们的这个教不再像天主教,有权力划分和严密的组织结构,它只是一个以价值观和善恶取向来聚合信众的松散的思想团体。换句话,信我们的教,不用交什一税,不用固定时间到教会来,没有具体的禁止条款,也没有罚则。只要你觉得你是个好人,你欣赏善良,喜欢和平美好,都可以来我们教会。甚至在我们教会没有洗礼或皈依的仪式,你想来一天来三次,我们欢迎。你不想来,从此不踏我们家大门,我们也不会去打扰你。我们只是一个宗教俱乐部,因为善,我们走到一起。我们是一群行善的神的信徒,仅此而已。
一个属于善良人的教会诞生,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崇尚善的时代的到来。我们活在一个善良的社会环境里,人们和谐共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平和平淡,这样是不是比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好多了?当受压迫受欺辱的好人有一个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是不是会活得更好,活得更从容而幸福。我们的神是喜欢好人的,我们的神是帮助好人的,我们的神是救赎好人的,这是一个好人的伊甸园。那么,好人的生命历程会不会由此发生转变甚至转折,毕竟我们有家了。
我们歌颂我们的耶和华,因为我们的耶和华和我们一样,是个大好人。我们爱戴我们好人的耶和华,和以前旧的不分善恶的耶和华说再见。这样的教会你们喜欢吗?这样的教会你们期待吗?这样的教会你们参加吗?我们的教会也要印刷自己的出版物,自己的通信录,所有承认自己为好人的信众都可以通过这些公开出版的资料找到我们,我们,彼此相互联系。我们有自己的慈善机构,我们做我们喜欢做的慈善,我们帮助我们喜欢帮助的好人。我们有自己的商业机构,我们做有利于好人的商务活动;我们有自己的活动机构,我们组织郊游,聚餐,祈福和礼拜。因为我们都是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好人,所以我们喜欢和对方聚在一起,哪怕只是聊聊天,喝喝咖啡,我们也很愉快,也很高兴。
我们的教不仅仅只有哪一个地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的人能够参加。只要你信神,只要你信的神为善良的神,只要你承认自己为信善良的神的好人,我们都欢迎你,我们都悦纳你。因为神的善良是施与所有好人的,所以,只要你是好人,不分国籍,地域,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爱好,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教会没有高门槛,我们的教会从容而平和。我们也不追问你过去信什么教,也不在意你在加入我们教会后还去不去别的教会,我们包容选择的自由,我们尊重你做多选题的权利。我们的教会就像一个歌友会,因为一个共同的大明星——善良的神,而聚在一起。歌友会只是一个松散的思想信仰团体,我们不干涉兄弟姐妹的个人生活,我们也不会命令兄弟姐妹做任何事,所有的爱心奉献都是自愿和自由的。
因为信仰善良的神,所以我们走到一起,走到一起为善良的神唱赞歌。我们教会的所有思想和行为都应该为善良的,虽然我们没有具体的禁止条款和罚则,但我们不欢迎做坏事和心术不正的恶人。让我们把我们共同的爱好和平,美好,善良和正义的教会建立起来。到时候,我们就有一个自己的家,一个好人的充满神的赞许的大家庭。
2023年5月18日
创建时间:20235189:25
标签:阳朔和桂林
我坐在庆熙大学图书馆的电脑前面,上着网。我觉得我在异乡一刻也待不下去了,我要回中国!中国才是我的家,我的秘密的答案在中国,不在韩国!我要回去!我要回去!但是,回中国哪里呢?成都?我才从成都的精神病院逃出,噩梦般的经历,我怎么敢回去。我在网上搜索: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跳出来——桂林。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听过这首歌,韩晓唱的,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对了!就去桂林,去一个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清清静静的想想自己的人生,过一段悠闲的时光。第二天一早我就去庆熙旅行社,买去桂林的机票。两个小姐姐接待我,我说:“我买去桂林的机票”,但我不知道“桂林”用韩语怎么说,于是我说:“中国最有名的旅行地。”旅行社的小姐姐马上反应过来:“桂林!”买好机票,我高高兴兴的回出租屋,我终于要告别这个陌生的,语言不通的国家,回自己祖国。
坐上飞机,在飞机还没起飞的时候,我给我的两个日本同学发短信,向他们告别,他们也即将离开韩国,回日本。发出短信,我全身安泰的放松下来,后面有一群去桂林旅游的韩国阿祖妈,热烈的讨论着她们的国外旅行计划。她们的兴高采烈打动不了我,我不是去旅游,我只是回自己的国家,找自己身世的秘密和我人生的答案。我没她们那么开心,但我还是惬意的昏昏睡去。
下飞机,到达桂林。桂林机场,不要说和仁川机场比,就是和成都双流机场比也远远不如。窄窄小小的候机厅,破破烂烂的传送带,座椅竟然还是木头的。我想起就在几个小时前,我坐在仁川机场的候机大厅里,四面大落地玻璃窗,现代,气派,甚至奢华。我有一种从巴黎来到北非卡萨布兰卡的感觉,哪怕这个卡萨布兰卡属于我的祖国。
过海关的时候,海关检查护照的士兵,把我的护照翻来覆去的看。他可能很奇怪我的经历,怎么一下成都,一下韩国,一下桂林,但他没有说什么话,放我过关。出海关,我呼吸着桂林的空气,传闻中中国质量最好的空气。有一种水汽,成都没有的那种湿漉漉的感觉,空气质量确实很好,清澈而甘冽。
在桂林住三天,我觉得我要认识认识桂林。于是,我去附近的旅行社报一个游漓江阳朔的旅行团。想想都让人高兴,这是中国最有名的一条旅游线路,桂林山水,流浪阳朔。多少背包客梦寐以求到桂林、阳朔来看看,来逛逛,了却心中夙愿。出发那天,我换上干净衣服,背一个包包,和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一起赶到码头。可是,发生一件让我气愤的事情。我拿票登船的时候,突然冲过来两个大妈,硬要看我的船票。我不知道她们的来路,所以拒绝。大妈竟然破口大骂,好像我多么的混蛋。我一脸无辜的上船,心里难受死了。
上了船,不是上甲板看风景,而是先吃饭。每人一盒白米饭,里面只有几颗咸菜和一个煎蛋。如果要吃菜,得自己点,比如什么漓江醋鱼,糖醋里脊什么的。我图省钱,什么菜没点,将就盒饭就吃得光光。坐我对面的一对中年夫妻,点了漓江鱼,慢条斯理的一点一点剥鱼吃。我看得郁闷,忍住羡慕,把头转向舷窗外。
漓江的水真清啊,好像能看到水底似的,水面上只有游轮驶过激荡起的层层涟漪。吃过饭,导游带我们去二层甲板游漓江,这为全程最精华的游览线路。站在甲板上,吹着漓江的江风,一点也不冷,风很和煦,阳光很和煦,连周围游客叽叽喳喳的喧闹声都很和煦。漓江水清,山俊,怪石奇峰,百里画廊。移步换景,一路在漓江上游荡,好像人在画中游。每一段水程都波光凌凌,每一座山峦都秀丽多姿,配合着阳光,和阳光倒映在江水上的点点凌波,好像在一个仙境,忘却人间的烦恼。
游船到兴坪古镇,就是着名的20元人民币的取景地。我拿出一张20元的人民币来,对着前方的景色,仔细观察,很像,但似乎又不尽相同。和我同桌吃饭的中年夫妇,随身没有20元面额的纸币,把我的钞票借去,也仔细的观看。其实,20元纸币上,除了漓江的山水,还有一个打渔的渔翁,但我在漓江上没有看见有撑着竹筏的老渔翁。据说,有的漓江老渔民,会主动“承认”自己就是纸币上那个渔翁,于是游客争相合影,也渐渐成为一个产业,赚点旅游钱。
渔筏没有见到,倒有很多快艇,呼一下就窜上来,拿一根钢索和游轮连上,小贩就站在快艇上兜售旅游纪念品,我看见有同团的游客买一匹白瓷的骏马,好大一个,拿在手上很威武。漓江本来有“九马画山”,所以瓷马也算应景。及上岸,两边全是卖东西的小贩。最开初,一杯榨甘蔗汁要价20元,走到后面,一杯就只要5元,桂林人无时无刻不在考验游客的智商。
漓江游告一段落,我又来到阳朔。本来旅行团的计划里没有夜游阳朔,但我中途脱团,我就是要真真切切感受一下阳朔,和那条着名的阳朔西街。我走在阳朔老街上,找到一家民宿,一个老婆婆正在民宿里悠闲的剥着胡豆。老婆婆看到我说:“放心,我们都是老实人。等会,你给20块钱,有人带你去看表演。”我疑惑是什么表演,老婆婆却讳莫如深。过一会,天灰麻麻的快黑尽。开过来一辆面包车,老婆婆说:“来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