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独孤真无敌,福地东海山(第3页)
他虽然没有洞真的可能,但是在神临层次往前走几步,也是不同的天地。
唯一的问题在于,他没能赶上最好的时候,在福地挑战资格需要竞争的情况下,他对自己没有半点信心。
但他也有他的办法。
前一阵子丹国爆发了极其恶劣的“人丹”丑闻,丹国天骄张巡在事件中身死,而主导人丹事件的天品丹师罗钟岷,被刑人宫执掌者公孙不害当众刑杀。
丹国国主、国相,以及其他丹国高官十七人,也在公开审判之后,全都被押送天刑崖。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刑期。
偌大一个丹国,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当然,崩溃的只是丹国皇室,只是丹国朝廷。
有一个联席性质的组织,在丹廷的废墟之上拔地而起,是名“元始丹盟”。
它统合了丹国境内各大势力,掌控了全部的丹药渠道。
以后丹国的丹药产量,基本就由元始丹盟来决定。
可以说元始丹盟就是现今丹地的最高统治机构,与一个国家政权相比,它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商会。
与盟者也都是原丹国的那些人,多为丹师。
但每一位丹师背后的力量,都不难让人看出跟脚。
这些“支持者”看起来五花八门。基本上都是人丹事件后提到“玄镜独鉴,神明昭晰”,出自曹植的《学宫颂》。
有书友提到另一个版本“玄镜作鉴,神明昭晰”,名字是《学官颂》。
网络上的确有两个版本。区别就在于“独”和“作”,“宫”和“官”。
我个人觉得前者更准确,因为玄镜已经是明镜的意思了,“独鉴”的“鉴”做动词,可以解释为“照”。那么玄镜独鉴,可以解释为明镜独照。
在“作鉴”里面,“鉴”只能是名词。明镜作镜子,解释不通。
其次,东汉有学官,五经博士、博士祭酒之类,品阶并不算高。以曹植的身份,没必要去颂学官,颂学宫是更合适一些。
再次,这篇文章是曹植赞美孔子的文章。汉之后,孔子已是圣人,是万世师,以“学官”来代之,不够尊重。以颂学宫,来展开颂孔圣,是相对比较合理的开题。
综上,我选用了“玄镜独鉴”的版本。
这段文字不影响正文阅读,也完全不涉及赤心世界观,放在这里,权当和读者的讨论。
诸位午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