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争于国(第3页)
……
南域有大城,万里龙脉所聚,曰为“贵邑”。
是为夏都。
大夏享国千年,底蕴深厚。当年横扫南域东部,迁都于此,名以“贵邑”,意为至尊之居。
虽有东征之败,国灭之危,一度君王死、国土丧,却也顽强地存续了下来。
雄霸一时的夏襄帝,连同他所有成年的子女,都死在了疆场上。只剩一个养在深宫里的、年仅九岁的幼子。
夏太后主政,武王姒骄主军,联手撑挽社稷。以襄帝幼子继承大统,改元神武,以示不忘武功,乃记东进。
一至于如今……
已是神武三十二年。
此刻,大夏君臣议事的宝华宫内。
当今夏皇高坐龙椅,平天冠之下,看不到表情。姿态端正,倒也不失风仪。
龙椅之后,珠帘垂落。夏太后的宝座,就在其间。
世人皆知,当年那个凤冠霞帔立于城头的女人,才是这个国家政事的主导者。一手掌握大国权柄,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
丹陛有三阶。
在程出来。”
武王姒骄和岷王虞礼阳,向来都是不对国事发表意见的,非常尊重夏太后的主政。若非齐军誓师伐夏,覆国之危近在眼前,他们连朝议都不会参加。
大夏天子,或者说太后的意志,也当然不会太早显露。
此时的宝华宫里,有资格与奚孟府对话的人,其实不多。
须发皆白、面容严肃的相国柳希夷走将出来:“什么叫‘是战是和’?哪有‘和’这个选项!”
他一出来就与奚孟府针锋相对,难掩愤怒的情绪:“齐国大军压境的时候,你问是战是和,本身就是有求和之意!”
柳希夷以希夷为名。
所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道无声无色故称“希夷”。
可他本人却是个脾气火爆的。
在朝堂上指着鼻子骂人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殿上众人也早都已经习惯。
但今日的指责……在当前环境下,确实有些严厉了。
在如今形势下,沾上这样的指控,谁也都要急着辩解。
唯独奚孟府皱了皱眉……却是反问道:“不应该有吗?”
满朝文武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