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赤心巡天笔趣阁无弹窗5200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一章 国仇私恨(第4页)

不过这些人也确实是被无生教祖张临川所打压,用他们来为无生教敲响丧钟,却也没有什么不妥。

具体在姜望这封公开信,以及由此引发的巨大反响上,齐国内部不同的声音,其实一直都有。

其中叫得最响的,仍然是名儒尔奉明。

此人连写三篇文章,曰《灵阳岂当大任》、曰《私用公器者何为》、曰《国家大事,焉为私恨》。

后两篇文章,一看名字便能大概知道是说什么。里的“灵阳”,则是齐武帝时期的国侯灵阳侯。因公器私用,而被武帝夺爵。

着实写得精彩,引起朝野间议论纷纷。

政事堂、兵事堂倒是都没有大人物出来表态,但自此而下,却越吵越是激烈。

作为当今齐国风头最劲的大人物之一,武安侯调动国家资源,追剿一个不知名邪教的事情,也成为街头巷尾扪虱摇扇的热议话题。

与之相关的奏疏,更似雨点飞来。

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一直到今天,这场朝议,天子明旨让姜望参加。

大约便是要为这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物议,做一个盖棺定论。

青砖便是为此忧心。

姜望却很平静,听到这个消息,也只道了声:“知道了。”

有些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但总架不住有些人的吹毛求疵,另一些人的推波助澜。

倘若一心寻衅,总能找到理由。站着挡我阳光,躺着拦我的路。

他早已习惯,也无非是面对。

只再看了一眼林有邪的墓碑,便拔身而起,踏空远遁……青云朵朵向临淄。

……

紫极殿乃大齐帝国文武百官议事之殿。

这个伟大帝国的地方性政事,在郡守府就能完成。朝廷通常只负责监察。

涉及全国的政事、以及地方上不能做主的一些政务,也常常在百官议事的阶段,就足够妥善解决。

再往上则是政事堂合议,最后才是天子披阅。

毕竟偌大帝国,万里疆土,亿兆子民,焉能事事劳心?

历史上皇帝半月一朝、一月一朝、甚至一年半载不视朝,都是常事。

唯独当今天子坐朝甚勤,只要没有出征在外,必然风雨无阻。常常高坐紫极殿中,沉默旁听百官争吵。非大事不参与讨论,但百官所议之事,皆要在他心里过一遍,故无人敢不用心。

在拥有已经可以比肩太祖、武帝的功绩后,亦然如此,未有一日懈怠。

他高坐至尊之位,平静的旒珠帘后,是谁也看不清的天子之心,也是他对整个天下的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