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孙权的忧虑与应对(第1页)
“什么?叔朗回来了?豫章……丢了?”孙权早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他仍是震惊无比:“豫章还是丢了?快……让叔朗进来。”
孙皎果然是双手被绑着,跪倒在孙权面前,哭了起来:“吴侯……豫章丢了,我……愧对吴侯呀。”
“豫章是怎么丢的?程普呢?”孙权的脸突然露出愤怒的神情,有太史慈的先例,他首先想到的是程普也学太史慈投敌了。
“敌军攻打南昌,程将军出兵支援,为敌军所败,豫章局势对我军不利,我和程将军商议一番,决定固守柴桑和南昌,因用不到船只,又怕被敌军所缴,就先把船送回来。原本我军坚守两城,亦是牢固。可恨……吴侯,那贺齐竟……杀了吴奋表弟,献南昌降敌了。”
“表弟死了……”孙权踉跄了一下。当初吴奋出仕时,母亲曾嘱咐他要照顾一二,只是吴奋主动请缨,要外地驻军历练,他才让吴奋去豫章。如今吴奋死了,他母亲肯定会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不过,他更为愤怒的是贺齐的投降。
“贺齐……该死的贺齐,我以豫章托付,你竟敢背我而投敌,真是万死不能辞其咎,我要屠你全家。”孙权一声大喝:“来人,去把贺齐的家眷给屠了。”
当然,孙权并不知道,在贺齐投降的时候,已经派人去会稽郡山阴县,接走家人。从时间上看,贺齐派去的人,可能速度更快。
“那程普呢?是不是也降了?”孙权怒气冲冲,孙皎只要说一个“是”字,程普全家人头落地。
“吴侯,贺齐降了之后,我与程将军仍固守柴桑,只是军中士气不振,柴桑被敌军攻破,我与程将军分守两门,我率残部杀出重围,后来听说程将军没能突围出来,战死沙场。”
孙权听了,紧绷的脸突然松了下来,至少程普没有投敌。
然而,现场有一个人却感到非常愤恨,那就是吕蒙。吕蒙被派往豫章,在程普手下听令,程普对他还算不错。当初,程普战败,他就以保存实力为由,建议撤退。程普本来就已经答应了,就是眼前这个孙皎狂妄至极,看不清形势,非要坚守。
现在好了,豫章丢了也就算了,程普战死了,当初信誓旦旦要坚守的孙皎却逃了回来。看到这种情况,吕蒙怎能不气?他认为程普就是被眼前这个孙皎给害死的。
“我愧对吴侯呀!”孙皎接着哭:“豫章丢后,我本想以死报效吴侯,但又担心消息无法传到吴城,才赶了回来,如今消息已告之吴侯,我……我自知万死不能辞其咎,愿领责罚,绝不敢有怨言。”他把头伏在地上。
孙权来回踱了几步,怒火渐渐消了:“叔朗,你起来吧……吕子明回来时,已经说了,豫章兵力孱弱,自从程德谋支援兵败之时,已是难保,今丢了,亦非你之责,你和德谋为我而力战,我如何能责罚于你?你辛苦了,先回去休息一下,日后再上战场杀敌,以报丢豫章之耻。”
“多谢吴侯!”孙皎哭天喊地一番做作,可不是真的愿意领责罚,只是故作姿势,以博取同情而已。如今听到孙权不打算责罚他,心里自然大松口气。
孙权也不是不想处罚孙皎,要是别的将领,他早就责罚了。可是,孙皎是他的叔叔孙静的儿子,他父兄能够成就功业,孙静这一脉功劳不小。孙静的四个儿子,除了幼子孙奂和眼前的孙皎外,其余两子皆在军中掌权。光凭这点,他都不愿意轻易动孙皎。
处理好这事后,甘宁打了胜仗带来的喜悦,早已烟消云散。孙权看着手下诸臣:“诸位,豫章已丢,庐陵恐怕亦是难保,今我唯掌丹阳、吴、会稽三郡,又该如何挡陈炎大军?”
手下诸臣一阵沉默。双方实力相差太大,谋略能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小。
战场上处于不利的态势,投降派又悄然抬头。秦松先上前一步:“吴侯,敌军占据豫章,定会从豫章出兵,攻打丹阳西面诸县,诸县没有多少兵力,恐怕难以阻挡,届时敌军就能从陆路上,兵临秣陵,秣陵被夹击亦不可守,江东难保呀。以我看,吴侯不如向陈炎请降,免了一场战事,也能保住官职爵位。”
张昭也站出来:“今战事于此,我军已处于劣势,恐怕已是难挡敌军,文表的建议,亦是无奈。”
孙权一阵沉默,没有和以前一样反对,或许对他而言,投降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这时,一名武将站了出来,正是孙皎的兄长孙瑜:“吴侯,今三个战场,周都督与赵云对峙,赵云手里没有足够的战船,周都督可保丹阳无恙,广陵方向,甘将军已取得胜利,不日将攻占广陵城。吴侯所忧虑的,不过豫章而已,豫章虽为敌军所占,但程将军坚守了数月,敌军早已疲惫不堪,必会选择休整。”
“且豫章到丹阳秣陵,其陆路大多都是山脉及山林,道路不通,敌军走陆路攻打秣陵几乎不可能,绝非如文表先生所说那般。吴侯,敌军豫章的兵力,仍需数月时间,才能兵进秣陵,在此之前,我军只要能击败赵云,便能获得先机。因此,我军还有生机,此时言败还为时尚早。”
“仲异将军所言极是。”鲁肃也站了出来:“敌军占据豫章,确实占据了优势,但敌军不会轻易进军丹阳,而是会先攻庐陵,若敌军从豫章进军丹阳,陆路凶险,吴侯……可记得祖郎此人?”
“祖郎?那个泾县大帅?”
“正是,祖郎臣服于先将军,手里掌数千兵力,驻于泾县,吴侯可派人请他出兵,助吴侯挡住敌军,以争取时间,只要周都督能击败赵云,我军就能反败为胜。”
“好,子敬之言有理,我军还有获胜之机。”孙权一下子振奋起来,他想以此来激励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