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3页)
陶阮往门口走,来的竟然又是拉他过来的司机,他扯着嘴角笑了一下。
“回刚才的地儿吗,小伙子?”陶阮想了一下:“不,去天桥附近。
”这个点,老骆应该还没有收摊。
陶阮猜对了,他到的时候,老骆正坐在三轮车旁,一边扇着蒲扇,一边等桌上的最后一位客人。
老骆脾气好,是个挺好相处的老头儿。
见客人一个人吃饭,也许是看人家孤单,还时不时地主动开口和客人唠嗑,不过人家并不接他的茬儿,他也不觉得尴尬,继续笑眯眯地扇自己的蒲扇。
陶阮走过去,“咕叨啥呢,来和我唠唠。
”看见他,老骆眼睛肉眼可见地亮了起来:“你怎么过来了?”“这话说的,”陶阮笑,“想你了,过来看看你。
”老骆更高兴了,捋着胡须止不住地笑:“吃饭没?给你下俩馄饨。
”“没呢。
来你这儿哪敢饱着来。
”他故意道,“太小气了吧你,就给我下俩?塞牙缝都不够。
”老骆边笑边骂,用蒲扇杵了杵他脑袋,乐呵呵地下馄饨去了。
陶阮在背后静静地看着他的身影,久违地感到一阵心安。
这是自韩骥失去消息后,他第一次有了放松的情绪,这很像爷爷还在的时候,每一次陈福寿打他,他不敢让爷爷看见,可每一次又都能让爷爷发现。
那个时候爷爷会摸着他的头一遍又一遍地自责,爷爷的大手很温暖,摸他脸的时候,就算是伤口都不那么疼了。
有时候,陶阮甚至在想,老骆是不是爷爷派给他的。
走了一个老头儿,又来一个老头儿,他希望两个老头儿都能长命百岁,可爷爷已经走了,他不希望老骆有任何的危险。
“老骆,阿杰呢?”“他啊,到超市买鸡蛋去了,明天调陷儿要用。
张大娘家的土鸡蛋早早卖完了,否则也不用去超市买去。
他前脚刚走呢,你后脚就来了,托你们这些年轻人的福,身边儿总不缺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