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水中捞月,梦里看花(第3页)
但妖界先天不足,天狱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囚笼。
妖族被困锁于此地,只要无法打破樊笼,无论怎么挣扎,也都只是在延缓死期而已。
虽则人妖两族无日不战,妖族从未退缩。
但闭锁一界之内,妖族的战争潜力在不断降低。而人族坐拥万界中心,战争潜力却是每日俱增。
元熹大帝非常清楚,若无翻天覆地的改变,蜈岭血战几乎就是妖族最后的回光返照。那场辉煌的胜利,是血色的!
在蜈岭血战之后,他又做了许多的努力。于外多次组织起对现世的反攻,于内也主持了妖族的种种变革。
比如大规模学习人族文化,引进人族修行法。比如积极举办各种武道会,选拔有才之妖。比如改革军制,革新兵阵
然而他在妖皇任上做的所有,都比不上羽祯这一步——除非蜈岭血战那一次,他真的攻破了万妖之门。
数万年前他和羽祯各持己道,不能说服彼此,数万年后亦是如此。他叹息,他也愿意成全羽祯的局。
太古皇城封神台数万年的布局,又如何不是一个巨大的命运泡影,是一份丰厚的资粮呢?
他知晓羽祯一旦成功,神霄世界一旦真正完成「开放」。
这将是足以比肩远古时代最后一任妖皇开辟妖界的巨大功绩!
远古妖皇给了妖族生存下去的可能,羽祯为妖族开辟了全新的希望!他希望羽祯能够带着如此巨大的威望,推动妖族走回万界中心。
但羽祯要求万无一失,不肯让自己的复活,为最后的计划增添风险,更让自己的复活,成为理想的薪火。就如后来柴胤也是捏碎了三生兰因花,不肯分享万败而成的「胜果」,更用三生兰因花之力,进一步巩固此世因果轮回。
所以元熹大帝最后的叹息,只是一句「羽祯不愿」。
羽祯所愿,他不能说。
如果说元熹大帝是古往今来唯一
一个提前猜到羽祯布局的存在。
柴胤是古往今来第二个洞悉神霄世界真相的存在。那么姜望就是第三个触摸到此世真相的存在。
当然有知闻钟的帮助,但更在于他对这个世界从未停止的、燃烧所有的思索!
在羽祯于时光长河拥抱诸天之前,他对这个世界的最后演化就有所猜测!
他猜想六道林中的命运泡影,即是这神霄世界的活源。他猜想万般失败,或有一成。
而除了自由,除了整个妖族的自由,还有什么值得羽祯这样的伟大存在去牺牲?
他猜到了这个对妖族来说最伟大,对人族来说最恐怖的可能。
人族几个大时代以来,围绕着万妖之门所构筑的、牢不可破的封锁线,于今被绕开了!
妖族从此可以通过神霄世界前往诸天万界,而不必只靠着一些天妖在混沌海里的冒险,获取茫茫宇宙里的知见和资源从此拥有了无限的可能!
他猜想到了,但是无能为力,什么也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