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代十国txt下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国论(第1页)

现在杨骏内心之中最大的疑惑就是,南唐人身体这么不好吗?他第一次进宫,李德明晕倒;他第二次进宫时,李景遂晕倒;他都不敢想,第三次进宫,晕倒的是谁了?这念头刚冒出来,又被他悄悄压下,眼下显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先前李景达发难、李弘冀附和时,他便已看透:南唐主战派气焰正盛,今日这场宫宴,早已没了议和的半分可能。既然话不投机,再留在这满是敌意的殿中,不过是徒增尴尬,倒不如索性“放飞自我”,及时脱身。

杨骏定了定神,不再理会周遭或探究或敌意的目光,径直起身,对着龙椅上的李璟微微躬身,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果决:“陛下,今日宫宴突发变故,想来也难再尽兴。大周使臣杨骏,便不叨扰了,这就回驿馆等候消息。”

他话音落,殿中瞬间又静了几分——谁也没料到,在这般被动的局面下,这位大周使臣竟还能如此镇定,甚至主动提出离场,丝毫没有外臣在他国宫廷的局促与妥协。

李璟看着杨骏坦荡的神色,指尖还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摩挲,刚要开口应允他的请求,身侧的李弘冀却猛地站了出来,声音带着几分不容置喙的强硬:“父皇,不可!”

他上前一步,目光死死盯着杨骏,语气里满是对周朝的敌意:“如今我大唐尚有数十万将士驻守边境,淮河防线固若金汤,怎会无一战之力?江北本是我大唐故土,岂能白白拱手送人?孩儿以为,周使不必再去驿馆耽搁,直接回江北复命才是最好之策——也好让郭荣知道,我大唐绝非任人拿捏之辈!”

这番话既堵了李璟的口,又明着要将杨骏“赶”回大周,满是挑衅之意。殿中群臣大气不敢出,都等着看杨骏如何应对。

谁知杨骏听完,竟仰头哈哈一笑,那笑声爽朗,全然没有被冒犯的怒意,反倒带着几分嘲弄。他收住笑,目光扫过李弘冀,语气带着几分轻蔑:“尔等这般只知逞口舌之快的宵小之徒,可曾听闻‘夜郎自大’的故事?”

他顿了顿,不等李弘冀反驳,继续道:“当年夜郎国主不知天高地厚,问汉使‘汉孰与我大’,沦为千古笑谈。如今大皇子张口便说‘尚有一战之力’,若真要开战,南唐能否守住江南故土,尚是未知之数,何谈收复江北?”

这番话掷地有声,瞬间让殿中安静下来。李弘冀被噎得脸色涨红,刚要争辩,却被李璟一个眼神制止——杨骏的话虽刺耳,却戳中了大唐如今的软肋,再争执下去,只会更显狼狈。

杨骏心里清楚自己出使南唐的目的已达:已经拖延了时日,再纠缠下去反倒多余。他想着早些脱身返回江北,便不再与李弘冀计较,转而将目光投向龙椅上的李璟,神色从容。

“陛下。”

杨骏微微躬身,语气比先前多了几分平和:“今日蒙陛下设宴款待,杨骏感念在心。如今虽偶有波折,但大周仍愿以和为贵。杨骏这里偶得一词,愿以此作为周唐友好的见证,献于陛下。”

这话一出,李璟神色微变,他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缓缓开口,语气里添了几分期待:“早有听闻周使诗词功底冠绝江北,今日能得你亲献词作,实乃我南唐一大幸事!还请杨使臣念来听听。”

殿中众人也纷纷侧目,连带着对杨骏的敌意都淡了几分——无论立场如何,能得见一场文人雅事,对这群浸淫文风的南唐臣子而言,总归是件难得的事。

杨骏迎着众人的目光,清了清嗓子,缓缓念出了早已在心中斟酌好的词句。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

杨骏将《六国论》的整篇缓缓念出,字句铿锵瞬间让喧闹的殿内陷入死寂。舞姬的舞步悄然停驻,丝竹声也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有震惊,有疑惑,亦有警惕。

李璟握着龙椅扶手的手骤然收紧,指腹摩挲着冰凉的木纹,语气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凝重:“杨使臣……你这首词,莫非是在暗讽我大唐?”

杨骏迎着他的目光,神色坦然,语气却添了几分郑重:“陛下误会了。杨某并非暗讽,而是想借六国旧事,与陛下论一论‘存亡之道’。六国破灭,看似因‘赂秦’,实则是因各国心怀异心,不能同心抗敌,才给了强秦可乘之机。如今天下局势,与当年六国之时颇有相似——若南唐一味固守‘江南一隅’,不愿与大周达成和解,他日若有其他势力崛起,南唐孤立无援,后果不堪设想。”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殿中群臣,语气添了几分恳切:“杨某今日献此词,并非要南唐‘赂’大周,而是希望两国能以‘和’为贵,停止战乱。大周愿以诚意相待,只要南唐尽献江北之地,百姓便可免受战乱之苦——这才是真正的‘存亡之道’,而非逞一时口舌之快,妄谈‘一战之力’。”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众人心头。宰臣宋齐丘却脸色一沉,上前一步反驳:“杨将军此言差矣!大唐并非六国,北周也非强秦。我大唐有长江天险,有数十万将士,岂能因一篇旧论便屈膝归降?”

杨骏毫不退让道:“宋大人此言,正是‘夜郎自大’的写照。长江天险并非不可破,数十万将士若没有粮草补给、民心支持,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杨某在涡口、滁州所见,南唐百姓早已厌倦战乱,渴望太平——若朝廷执意开战,便是违背民心,届时不用大周出兵,南唐内部也会生乱。”

李弘冀听得怒火中烧道:“哼,巧言令色,我大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怕是你北周想拿下我大唐,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