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扫黑风暴直接杀督导组的后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53章 着手进行尸体解剖(第3页)

10

度,属于尸僵发展期,形成时间约

8-16

小时。”

小林在旁补充环境参数:“解剖室温度

20c,湿度

60%,尸僵发展速度处于正常范围,无明显加速或延缓因素。”

测量尸温时,电子体温计的探头插入直肠

15cm,数字在

21.5c左右稳定下来。“直肠温度

21.5c,环境温度

20c,”

张林对照尸冷曲线表计算,“按常温下每小时下降

0.8-1c的速率,死亡时间初步推算为

16-18

小时。但考虑到死者死亡后可能被置于低温环境,”

他指着尸体皮肤上的鸡皮疙瘩,“皮肤立毛肌收缩明显,提示死亡前可能处于寒冷状态,需要增加

2

小时的校正时间。”

切开胸腹腔前,张林注意到死者的胸壁左侧有一处

0.5x0.3cm

的表皮擦伤,已经干燥成褐色。“这处擦伤边缘不整齐,”

他用放大镜观察,“有少量组织液渗出干涸后的结晶,属于生前伤,但生活反应轻微,可能是死亡前不久形成的。”

小林用无菌棉签蘸取擦伤处的残留物:“已取样送检,重点排查是否有异物残留。”

采用

Y

形切口切开胸腹腔时,胸骨锯的嗡鸣声在解剖室里回荡,锯片接触骨骼的瞬间溅出细小的骨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