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宴无好宴生争执(第3页)
若这陈家真的是当朝宰执的家眷,两位相公能不能替我劝一劝陈相公,让他高抬贵手,绕过我靖难大军与两淮饥民?我之后给他立长生祠。”
别看刘淮说得可怜兮兮,脸上却是一副冷笑的嚣张模样。
大有不给个说法就当场撒泼的架势。
在刘淮看来,这什么陈家就是个地方豪强,虽然可能与中枢大员,封疆大吏之类的官员有些姻亲联系,却也不可能到宰执那一步。
宋国当朝宰执是陈康伯,他可是江西人,哪里会在淮南有亲戚?
然而刘淮就是要这么说,就是要逼着两名宰相表态。
大战拼死拼活的打赢了,难道救济灾民的治政行动也要靠我吗?你们宋国士大夫是干什么吃的?
上座上的两名相公还没有说话,成闵却率先出言:“如果说的濠州定远陈氏,俺倒是知之甚详。家中倒是有官宦子弟,唤作陈名振的,曾任福建莆田知县。
俺对此知之甚详是因为陈名振这厮在莆田闹出过笑话,非要与莆田陈氏认祖归宗,想要与如今的陈侍郎结亲,至于成没成俺不知道,但这厮致仕之后就气焰大振,开始求田问舍,俺麾下老卒的田产都有被强买的。
俺虽然也向朝中递了话,却是一去渺无音讯,想来定远陈氏与莆田陈氏认祖归宗之言并非空穴来风。”
说到最后,连成闵这个老兵油子都有些冷笑起来。
“陈侍郎是哪个?”刘淮没想到还真有条大鱼,连忙用胳膊戳了戳身侧的文士:“官职很大吗?”
文士连忙低声解惑:“如今兵部侍郎陈俊卿陈公,曾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刘淮恍然大悟。
怪不得成闵如此阴阳怪气。
在他看来,掌握台谏系统的陈俊卿包庇了自家亲戚,所以才让他的上奏难以得到解决。
合着还真有靠山啊!
最喜欢收拾这些有靠山之人。
刘淮正要说一些虎狼之词,却见到一直沉默不言的李宝起身说道:“成太尉,陈侍郎并非这等奸诈小人。战前陈侍郎奉命整顿浙西水军,我麾下的士卒与舰船都是他殚精竭虑整饬出来的,我与他共事过,敢用项上人头作保。”
成闵抱着胳膊笑道:“泼李三,俺可不敢要你的脑袋,只是勤于治国,疏于治家之人,咱们难道见得少了吗?他陈侍郎又如何能例外呢?”
李宝登时沉默。
莫说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就算是亲生儿女浪荡起来,一些父亲也是无能为力的。
刘淮却是直接摆手打断了其余人的言语:“两位相公,不管是何人,敢搞出这些事端来,也就是在寻死了。你们二位怎么说?”
虞允文有些头痛。
这些事哪里是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