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权倾西北中轴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八七章 把长安融入大汉(第1页)

“把未央宫修缮一下作为长安的行宫吧。”李荩忱在粗略的看了一遍新长安的设计图之后,开始研究这里面的细节问题。

修缮长安是必须的,但是李荩忱也不可能拿出来太多的钱财都用在长安的修缮上,能省的地方还是要省出来的,现在的大汉经不起这个折腾。

既然如此,在开支里面注定会占据很大一部分的皇宫建设费用,自然也就免谈了,李荩忱也只能说把现在的未央宫和天宫拉拢在一起凑合凑合,希望数百年的危房不会真的哪一天就倒了。当然李荩忱对于古人的建筑土木水平还是很信任的,尤其是在皇宫建设上,想必没有任何人有胆量偷工减料。

吴凭伸手在图上把打算新建皇宫的部分给抹掉了。

“所有街坊屋舍的建筑高度也都再降一降,如果谁愿意自掏腰包加高楼层,那朕也不反对,”李荩忱斟酌说道,“但是街道上和建筑的建造绝对不能偷工减料。”

“臣明白。”吴凭急忙说道。

对于他来说,这也是这辈子,被后人认为代表了南北朝时期骈文的最高成就。

庾信年长之后奉命出使西魏被扣留,就此留在了北方,出仕北周之后担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人称之为“庾开府”。不过从北周大将军遍地走的情况来看,庾信能够掌握多少实权可想而知,实际上更多的像是北周朝廷用来拉拢汉人人心、尤其是文人之心的榜样罢了。

庾信是去年去世的,而他的儿子庾立也不想和北周朝廷合作,一直赋闲在家,现在正好被请过来主持长安书院。历史上的庾立也是一个颇有骨气的忠义之人,他在隋末担任县令时因为拒绝了薛仁杲的劝降而被虐杀。

长安书院也只是长安城中变化的一小部分。

大汉的各个阶级各个部门,都在努力的将长安和自己融为一体。而这背后实际上也是大汉和关中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