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权倾南北小说中男主角是淮北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八十九章 宫门外(第1页)

李荩忱承认《千字文》确实是令人惊艳的启蒙读物,全篇上下竟然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更重要的是传闻当年编写《千字文》的周兴嗣一夜之间编成,而编成之后也是一夜白头,可以说毕生心血尽在其中。只不过《千字文》讲述了大道,却终究只是一部书。

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当然不可能只依靠一部书,尤其是在对儿童的启蒙上甚至对于一些年轻蛮人的思想重塑上,李荩忱尚且需要帮助。而这个时代显然已经没有其他更为合适的启蒙读物,毕竟学习读书在此时依旧是大多数贵族方且有权力享受的,而世家读书一般不同的私塾先生有不同的教导办法,因此根本没有统一的教材。

所以李荩忱想要扩大教学范围,其余启蒙读物的出现是必然的。

就在这个时候,脚步声响起,打断了李荩忱的思路。吴明彻大步走过来,虽然起得很早,老爷子看上起精神头却不错,见到李荩忱微微一笑,而李荩忱不敢怠慢,急忙上前两步:“司空。”

“嗯,,将分管的事情汇总上报罢了,实际上是一个清闲的官职,主要的政务处理还是落在左右仆射身上。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各部尚书有些类似于高级参谋。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而且位置比较靠前的官职,谁都不能小觑。而宗元饶能够以吏部尚书的身份担任秣陵令,朝廷对他的器重和信任可见一斑。

至于宗元饶旁边的袁宪更不用说,四十余岁便成为右仆射,虽然更多的时候看上去是徐陵的副手,但是谁敢小看?按照官位来排,这右仆射就是右丞相,可也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此时徐陵将这两个人引荐给李荩忱,分明就是在把自己的左臂右膀介绍给李荩忱。甚至一直到此时,一些官员都不知道,袁宪和宗元饶竟然同徐陵走得这么近,这个老狐狸对于自己的实力也算是深藏不露了。

再加上站在吴明彻身后的几名将领,李荩忱到底能够动用多少力量为他站台,甚至一时间一些擅长于观望风色的官员们都不敢轻易下结论。

就在这个时候,前方传来钟声,而紧闭的城门在这个时候缓缓打开,徐陵和吴明彻一边低声交谈着什么,一边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而李荩忱身为镇西将军,除了护卫宫廷肘腋的左卫将军樊毅和右卫将军蒋元逊之后按理说就应该是李荩忱,毕竟现在南陈四征将军之上只有一个骠骑大将军萧摩诃在外统领全军,而四征将军里面就只有淳于量一人,且也在外,因此之后自然就轮到了四镇将军,四镇将军中的镇北将军吴惠觉同样不在,所以李荩忱也不用按照年岁排在误会觉得后面。

这一次轮到了左卫将军樊毅带队戍守宫门,所以实际上李荩忱和吴明彻之间只有一个右卫将军蒋元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