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权倾南北TXT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五零六章 神医(第2页)

李荩忱相信,任何一个听到这个名字的后世人,哪怕是见到过再多的名臣将相,依然会惊讶而起。

这不仅仅是一个被载入了历史书的人物,而且还是华夏医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从张仲景和华佗到孙思邈,华夏的医疗完成了系统化和体系化的发展。中医以及中医配套的医疗手段从之前的初具规模到唐代的羽翼丰满,孙思邈的确功不可没。

在李荩忱的印象中,孙思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唐朝人。

以至于他都忘记了,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孙思邈活了足足一百四十岁,而他出生于关中,那时候的关中还是西魏的天下。现在的孙思邈不过才四十岁。

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活了一百四十岁,至少现在他是实打实的活着的。而且历史上孙思邈虽然在年少的时候就开始潜心钻研医术,但是他真正发迹是在隋朝建立之后,孙思邈隐居终南山,一边研究医术,一边为来求医问药的人诊断,从此立下了神医的名号。

现在的孙思邈虽然也小有名气,但是远远没有到神医的程度。

李荩忱北上,太医院毕竟不可能一股脑的都跟着,所以长安行宫当时也曾经召集关中名医,孙思邈就在这其中。太医院象征着这个时代的医疗最高水平,任何一个医者自然都期望着能够进入其中,尚且还不算功成名就的孙思邈自然也是如此。

之后李荩忱南下,关中医者之中的翘楚也都有幸随驾,孙思邈显然因为自己过硬的本事而有资格位列其中。

乐昌点了点头:“陛下且随妾身来。”

————————————

吴郡。

戴才看着周法尚,眉头紧皱:“你们刑部真的打算这么做?”

“按照大汉律法之《刑法》,点了点头:“你们的确是有本事。”

一边说着,他一边在这联名奏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紧接着说道:“此奏章,八百里加急送至建康府请陛下御览!”

而周法尚郑重一拱手:“多谢巡抚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