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皇长孙团宠弘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5节(第2页)

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小改动,如何提高点火效率,减少射击步骤等等。

戚继光并没有因为他只是个小孩子而轻视他所说的,反而听得非常专注,听完之后收起图纸,躬身对朱翊钧抱拳道:“臣,这就去一趟兵仗局。

”朱翊钧点点头:“戚将军去忙吧。

”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朱翊钧也很高兴,转身就扑进了冯保的怀里:“大伴!”冯保摸摸他的头,看得出来,能帮助到戚继光,小家伙很开心。

其实,朱翊钧能帮到戚继光的还不止这些。

他一直关注着内阁对于那封奏疏的决定,也时常去乾清宫,询问隆庆的看法。

隆庆一直知道儿子对此事上心,内阁与兵部也有许多支持的声音,张居正也一直在为此事奔走。

隆庆很看重张居正的想法,之前张居正建议他将兵部侍郎由二人增加到四人,他就拍板同意了。

最在意的是高拱的看法,但高拱和兵部尚书杨博偏偏是最沉得住气的两个人。

既不说好,也没说不好。

隆庆把高拱请回来……隆庆把高拱请回来,虽然因为李春芳还在,不能向他保证首辅的位置,但是也绝不能让他受委屈。

于是,隆庆在让高拱入阁参议机务的同时,还给了他另一重身份——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负责整个朝廷官员的人事任免,内格辅臣负责为大臣的奏疏拟票,若阁臣兼任吏部尚书就会出现,自己任命的官员写奏疏,他自己拟票的情况,那大明朝的主都让他一个人做了。

为了规避这种独揽大权的情况,一直以来,朝廷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内阁辅臣不兼任吏部尚书。

就算严嵩把持朝政的时候,也只是暗地里向皇帝推荐小舅子,没有明着自己来。

可见隆庆对他的高先生,那绝对爱得深沉。

现在负责人事任免的吏部尚书,和顶头上司兵部尚书都没有表态,戚继光想要募兵十万的事自然就卡住了。

这天朱翊钧又在雍肃殿,陪着隆庆批阅奏章。

没一会儿,高拱来汇报近期工作,朱翊钧听得比他爹还专注。

高拱汇报完工作,就准备告退,刚开年,内阁挺忙的,他又刚回来,得在话语权上和李春芳掰掰手腕。

朱翊钧见他要走,赶紧说道:“高阁老,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忘了说呀?”高拱稍微想了想,回道:“臣并无遗漏,殿下可有别的事?”朱翊钧笑笑:“有一点。

”“殿下请讲。

”朱翊钧问:“高阁老,你为什么反对戚将军关于边防练兵的提议?”高拱一愣:“臣并没有反对。

”朱翊钧说:“你也没有同意,你为什么不同意?”“我……”高拱一把年纪,快被他绕晕了,“殿下,不同意的人不是臣。

”朱翊钧也糊涂了:“那你到底同不同意。

”“殿下,每年几百万两白银的军费开支不是小数目,不能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