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长孙皇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4节(第3页)

”朱翊钧又道:“既然先生也认为我这个法子可行,内阁就去办吧。

”张居正却有些为难:“谭纶、戚继光在蓟州,王崇古在大同、俞大猷在广西,朝廷一时间很难调派合适的人到浙江组织团练。

”团练需要有选拔士兵的能力,也要精通兵法和训练,更要擅长管理,不是每个武官都有戚继光和俞大猷的本事,也不是每个文官都能像谭纶和王崇古一样能领兵。

人选确实不好找。

朱翊钧却摆了摆手,似乎张居正的烦恼于他而言,只是小事一桩:“我这里就有个人,再合适不过。

”朱翊钧已经有了心……朱翊钧已经有了心仪的人选,大殿内,其他人也不约而同的看向他,好奇这个人是谁。

“陛下说的是……”冯保欲言又止,他好像猜到了。

朱翊钧眨了眨眼,阻止了冯保,他要自己公布答案。

朱翊钧也没卖关子,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先生可还记得,我皇爷爷驾崩那年,徐阁老和你一起拟遗诏,我在上面加了个名字。

”除了冯保,众人皆露出惊讶之色,张居正道:“殿下说的是……胡宗宪?!”“对!”朱翊钧说道,“就是胡宗宪。

”“他曾在浙江抗倭多年,不费一兵一卒,诱捕徐海,劝降王直。

”“俞大猷、戚继光、谭纶、王崇古……这些人曾经都是他的部下。

”“他有勇有谋,赤胆忠心,在浙江也有威望,我想将士和百姓应该都会服他,”说到这里,朱翊钧笑了笑,“就算不服,胡宗宪也能制服他们。

”“所以,我认为,胡宗宪是最好的人选。

”这个人有多大本事,自不必多言,张居正也很清楚,当年若不是朱翊钧出手,胡宗宪也已经在诏狱自尽。

这六年来,朝廷并没有复用他,他在绩溪县的日子倒是过得不错,娶了一房继室,还生了一个小女儿。

上次歙县的“人丁丝绢案”其中也涉及到绩溪县,作为曾经的官宦,还是大官,胡宗宪料到了朝廷的意思,从始至终并未参与进来。

要启用一个赋闲六年的人,张居正身为元辅,仍有颇多顾虑。

胡宗宪是个狠人,只看结果,不在乎过程。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先生,”朱翊钧看出了他的顾虑,出言安他的心,“先生不必多虑,胡宗宪对大明,对朝廷,绝对忠诚,这一点,我能保证。

”胡宗宪的命是朱翊钧给的,自由也是。

现在朱翊钧当了皇帝,再次启用他,以他的秉性和为人,必定会忠心不二。

“只是,”张居正的顾虑并没有那么轻易打消,“团练乡兵并非一朝一夕能成,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

”朱翊钧又道:“没关系,我这儿还有一个人。

”众人又惊讶的看着他,他一个养在深宫的小皇帝,哪里来这么多人才储备。

与胡宗宪颇有渊源,又是皇上身边相熟的人,这个人选并不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