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皇长孙和皇次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2节(第2页)

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高拱八面树敌,前面还有徐阶、李春芳、赵贞吉、殷士儋,陆绎这个小小的锦衣卫,高拱不一定能腾得出手来。

朱翊钧转过头去看向冯保,问道:“大伴,你觉得呢?”冯保若有所思,听到他的问话才回过神来,知道他问的是陆绎这件事,便苦笑了一声:“提醒他多带些细软,携一家老小,赶紧逃吧。

”“!!!”冯保可不是平白无故这么说,他是在给朱翊钧剧透,陆家马上就将迎来抄家、削籍的命运。

而高拱那边,陆绎的奏疏道出了他的真实目的,迫于朝中巨大压力,他只能把徐阶的案子暂时搁一搁。

事情看似已经平息,但朱翊钧觉得,以高拱的做派,他一定不会就这么算了,事情还没有结束。

果不其然,几天之后,另一封弹章接踵而至,来自山西监察御史张守约。

这位张御史可不一般,当年严嵩把持朝政,他与杨继盛联名上疏参劾,结果杨继盛死了,他只是被贬为道州通判。

张守约要弹劾的是一个死人,已经死了十一年了,这个人正是陆绎的父亲陆炳,罪名是结党营私,贪污官银数十万两。

张守约还指出,当年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弹劾严嵩,却仍是参不倒他,正是有陆炳在背后撑腰,他俩还曾经合起伙来诬陷夏言,致使夏言被斩首示众。

这个时候,把二十几年前的旧账翻出来,绝非巧合。

又不是什么血海深仇,不会有人突发奇想,去针对一个死了十几年的人,他们要弹劾的不是陆炳,是陆炳的儿子陆绎。

陆绎只是个锦衣卫,这么多年来,一直守在皇太子身边,对别的事情不闻不问,要想弹劾他,很难找到理由,那就只能把他爹挖出来。

紧接着就提到了陆绎,说他在严家抄家之后,就曾收留过严世蕃的儿子严绍庭。

严绍庭可不是什么忠良,严世蕃流放雷州,私自跑回江西老家盖房子,被林润弹劾,就是严绍庭跑回去给他爹通风报信,徐阶料事如神,提前通知林润抓人,才没让严世蕃逃脱。

朱翊钧看完这封奏疏只有一个想法:“看来,高阁老的确比严阁老更有魅力。

”“那是自然,”隆庆没没有的后面,张守约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削去陆炳的官阶,抄没他的财产,夺他家人官衔,令他们戍边,并让其子孙世代赔偿陆炳贪污的数十万两白银,赔完为止。

这个处罚似曾相识,朱翊钧立刻就想起来了,那个给他皇爷爷献百花酒的赵文华,他的子孙就正在赔款。

隆庆看完也觉得合理,尤其那个抄家和赔偿,前些日子他还说,想置办几身新纹样的龙袍,科道官全都上疏劝阻,跟他哭穷,银子这不就有了吗?内阁先回去拟圣旨,人已经被抓了,陆绎和陆綵皆被关进了刑部大牢。

朱翊钧有点慌了,他还没有遇到过这种事,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他写得有理有据,当初曾铣下狱,陆炳奉命进行审问。

他在上报的审讯结果中称,夏言收受曾铣贿赂、串通边防将领的事都属实,曾铣、夏言二人被判死罪。

隆庆元年,曾铣、夏言均得以昭雪,复了官职、赐了谥号,这就坐实了陆炳当年构陷二人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