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天予昭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4节(第3页)

那些看似纷繁复杂的国事,于他而言倒是不那么费神。

他在世宗身边长大,奏折就是他的课外读物。

奏章中,哪些是废话,哪些是重点,哪些有夸大的成分,哪些细节容易被忽略,他快速浏览一遍,就能提炼出来。

同样的,哪些大事需要与内阁商议之后,权衡利弊再做抉择,哪些事情可以放权,直接让大臣处理,哪些是因为党争而故意小题大做,他也能分辨出来。

要实在看不透彻,他还有两位帮手,可以问大伴,也可以向张先生请教。

孟冲被罢免之后,司礼监掌印的位置便空了出来。

高拱很快物色了新的人选,推荐了尚宝监掌太监接任。

走了个看仓库的,来了个厨子,走了个厨子这又要弄来个管公章的,朱翊钧实在有些忍无可忍,对高拱说道:“高阁老,我觉得你在内阁屈才了。

”高拱一愣,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他都做到了内阁首辅,位极人臣,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官,怎么能叫屈才呢?“臣,不知殿下此言何意?”朱翊钧看着他,笑得一脸和煦:“我想将你调任兵仗房。

”“兵仗房?”高拱有些不耐烦,觉得这孩子是在拿他寻开心,“去兵仗房做什么?”朱翊钧理所当然的说道:“去研制火器。

”“臣是个读书人,于火器研制一窍不通。

”“这样啊……”朱翊钧忽的敛了眉目,沉声问他,“那你认为掌勺的和管宝玺的,谁的奏章批得更好?”“……”高拱听明白了,这是在向他发难。

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狐狸,怎么能输给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

高拱沉着下来,应道:“臣以为,司礼监掌印看中的并非批阅奏章的能力,而是德行。

”“德行?!”朱翊钧差点笑出声来,“陈洪和孟冲都由高阁老举荐,他二人加一起能凑出几十万辆白银,却凑不出一两‘德行’。

”“……”皇太子为什么对司礼监掌印的人选如此上心,高拱心知肚明。

现在司礼监有四名秉笔太监,其他三人都是隆庆即位之后,陆续提拔上来的,只有冯保的资历最老。

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他都应该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首选。

但高拱也很清楚冯保与张居正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不止一次在文渊阁外看到过二人交谈。

皇太子监国,他的伴读升任司礼监掌印,他的老师是内阁次辅,那高拱这个首辅岂不要沦为和当初的李春芳一个境遇。

他就是那个将李春芳架空的人,怎么会容忍角色转变,他自己成为李春芳,而张居正取代他的角色。

等张四维返京,他的,首辅说了不算,皇太子说了也不算,得皇帝说了才算。

想让皇帝听从谁的意见,就要看谁能说服皇帝。

想到这里,高拱心中一凛,他算是看出来了,他们这位皇太子,年纪虽小,却跟个人精似的。

成天笑眯眯的,一脸天真烂漫,心思缜密,博闻强识,跟他父皇完全是两个路子,和他那个皇爷爷倒是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