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皇长孙和皇太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7节(第1页)

朱翊钧不懂,高拱那个糟老头子,长得没有张先生好看,脾气也不好,怎么就让他爹这么念念不忘。

夜里,隆庆服了药,昏昏沉沉的睡了,也不知道几更醒来,朦胧间摸到一只小手,惊讶的睁开眼,发现儿子竟然趴在他的床边睡着了。

老父亲心疼不已,赶紧让人把太子移到床上来。

“轻一点,别吵醒他!”小家伙嘴上不提,在皇爷爷离开之后,他最害怕身边的人生病,尤其是父母至亲。

隆庆这一病,就是大半个月,朱翊钧除了读书习武,全部心思都在他爹身上,也没能分神去关注别的事情。

到了三月,天气渐渐暖和起来,隆庆的病也已经完全康复。

朱翊钧突然想起来,会试已经过了,也不知道徐渭考中没有。

但他也没有去打听,反正过不了几日就是殿试,到时候,所有贡生都要在皇极殿考策问,若是徐渭考中,他便能见到。

殿试之前,内阁拟出策问题目,送来乾清宫。

朱翊钧正好就在隆庆旁边,父子俩一起看了几道策问。

内阁知道,他们的皇上一向没有什么主见,呈上的奏疏,凡是需要皇上选择的,都是把他们推荐的放在朱翊钧看到了徐渭……朱翊钧看到了徐渭,却没有看到徐渭的好兄弟张元忭。

可怜的张子荩,连续两年,会试落榜。

隆庆只坐了半个时辰,他还有别的事情,就先走了。

他走了,朱翊钧也跟着走了。

两天之后,内阁经过读卷、审卷和商议,最终选出十三份试卷送至御前。

不出意外的话,一甲三名将在这十三份试卷中产生。

司礼监只按顺序,宣读前三份试卷,皇帝如果没有特别的旨意,这三份试卷就是今年的鼎甲前三。

隆庆大致翻了翻这三人的策对,钦点出状元、榜眼和探花。

朱翊钧也站在旁边听了这前三份试卷,围绕着策问中的三个问题,三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阐述。

就这么凭空听了一耳朵,朱翊钧听了个一知半解,但他仍是对状元策其中一句“履亩而正界”印象深刻。

一甲三名的名字当场公布,其中有两人朱翊钧都有过一面之缘。

他们正是上次在苏州小馆,与张元忭一起讨论“天泉证道”的罗万化和赵志皋。

罗万化高中状元,赵志皋确实不长,全文不到三百个字。

可是朱翊钧刚才明明说,他没读过,只是吃早饭的时候,太监给他读了一遍,他已经就背下来了?赵贞吉七八年不在朝中,并不知道这位皇太子往日的光辉事迹,也不足为奇。

“那……咱们就开始吧。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告诉大臣们:自从册立皇太子,遇事都要对他教诲晓谕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