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赤心巡天漫画免费下拉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六章 征旗指夏(第4页)

因为圣公,神侠,昭王……正是平等国三大领袖!

一直以来,神龙见首不见尾。

终是隐没,不叫世人闻。

……

……

道历三九二零年,十一月十五日。

曹皆率百万齐军东来,沿途小国尽皆避道,军势连天,旌旗漫卷,终至夏国边境。

甚至于好几个小国主动调集军队,要随齐军出战。

曹皆却并不征召,自谓“惟将百万之能,不可有掌外之师。”

甚至于连粮秣补给都未收取,只严令沿途诸国保持大军补给线畅通。

必备的军需物资,是随大军一起出发的。

在国家体制盛行的时代,战争中所谓补给,自不会是宗门时代属民交战那般,以车载斗量。

一般的储物匣,容纳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大军需求。

那些体型极小而储物空间极大的器具,又价值高昂,不可能普遍应用于军中。

就齐国而言,通常是以制器坊出产的储物方车来负责补给运送,以追风妖马负之,由专门的押运官负责。

这些押运官,都是优中选优的军中勇士,具备非凡实力。在军中地位极高,与旗卒并立,一般被普通军士称为“两佬”,是为“旗佬”和“粮佬”。计昭南当年,就是旗佬出身。

无论已经身居何位,军人之间一般交流起来,说起我是哪一年哪一军的粮佬云云,都会是非常骄傲的。

储物方车的纳物极限,和驮兽的速度,都是工事官员需要努力的方向。而这种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又恰恰是国力的体现。

各大霸主国之强,委实是方方面面的强大。藏于民生,显于军伍,达于朝堂。

十万大军的补给,一队押运官,十来辆储物方车,就可以完成一趟。

在国家时代的大战里。

补给的损耗极大减少,补给的速度空前增加,补给线的压力也减少了太多。

当然,补给仍是行军布阵时的重中之重。

曹皆引军东来,沿途立旗,叫诸国看护,千里结阵,使兵脉无阻。

这种战旗有个名目,乃为“征旗”。

通常来说,会兼具示警、持途、攻伐之能。

“示警”很好理解,甚至可以说是征旗最重要的能力,能够很好的保证补给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