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多地项目落成(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至于他和陈明,正临开学,且京市这边的生意需人看顾,便留了下来,充当“驻守大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就在两人为学业和生意上的事忙得脚不沾地之时,厦市那边传来消息。
芦苇荡的工程竟也提前完成,宋擎他们正在进行验收,而东山县县政府也在等待楠钰这边的就项目后续展合作规划进行商讨。
所幸正值国庆假期,各大院校放假两天,沈嘉楠和陈明为了节约时间,也顾不上享受。
直接定了当天的火车票,请李明达帮忙多请了三天假期,并通知宋擎按照火车到达时间去接他们,便匆匆忙忙地上了火车。
次日,两人顺利抵达,又坐上宋擎的车,马不停蹄地赶往东山县政府。
只是他们到地儿之时,已是晌午时分,而林书记与众干部正好不在。
一问看门的人才知,他们去了下面的一个镇子,那地儿之前受灾极其严重,经过两年重建,民生终于逐渐恢复,但依然还存在一些灾后遗留问题。
林书记他们自然要多多关注当地的群众的整体生产,生活情况。
沈嘉楠,陈明听后,心里虽然着急,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询问传话之人,林书记他们大概多久能够回来。
然而,对方也说不清楚,只道一周定是能够回来的,沈嘉楠闻言,便不想过多耽搁。
只向那人道了声谢,又问了镇子所在的大概方向,便让宋擎带着他们直接上当地找人。
好在这次,他们运气不错,才刚到镇府,就遇到了从田里回来的林书记一行。
两方相见欢喜,彼此打了招呼之后,沈嘉楠就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与林书记他们进入会议室,就芦苇荡项目展计划展开讨论。
因着前期,双方已多次进行讨论,并交换了初步方案,就关键展方向达成了共识。
今日只需聚焦项目合作细节,明确分工,计划实行的各个时间节点等等问题,敲定最终方案即可。
所以,不过两个小时,双方就将事项谈拢,之后,又于次日一起回到东山县县政府,迅拟定,签订相关协议,而项目推进,也就此进入实质阶段。
沈嘉楠和陈明终于能松口气,不过,他们并未马上道别返程,而是向林书记再次提起“助力改善当地就业问题”的事。
“如今,芦苇荡已经建成,待验收合格,且办好相关手续,就可准备营业相关事宜……”
沈嘉楠话语微顿,看了神情激动的林书记等人一圈儿,接着正色说道。
“各位也知,芦苇荡不仅要做旅游度假的生意,还会开办制作手工艺品的工坊,那么,对于劳动人员的需求量自是不用多说。
之前,我们说过,会帮助东山县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从而缓解部分家庭的生活困难。
如今,是时候践行承诺了,不过,这招收劳工一事,咱也不能是个人都能来,必须达到一定要求,才能进入芦苇荡的相关产业工作。”
林书记点头,朝他抬了抬手,“您说,我们一定配合。”
“好。”
沈嘉楠勾唇莞尔,随即开口道出自己的条件,“每年,这边会给东山县百分之o的岗位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