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如常人(第3页)
见习期满,阿冷与花枝皆被四娘允许正式入册,分派至灶房协助正职,从此得以名正言顺地出入各处。
阿冷被分至外灶,负责清晨备水、洗菜与传送早点,虽非要职,却是脚力活,日日奔波於灶间与後院之间,衣裳常沾sh气与灰尘。
花枝则被派至小灶内场,与婆子一道准备各房点心,巧手快言,颇得婆子欢心。
每日清晨,两人总会在井边打照面,一人提水、一人晾布,偶有闲时,便窃窃言语几句。
府中人来人往,主子们的步履与声音总带着些遥远的气息,对她们而言,那是另一层天。
灶房则如人世基底,米糠油盐、柴烟汤水,是她们的日常,是脚下的实在。
阿冷行事依旧安静,却已学会低头应答、接过东西时双手奉上,也懂得见婆子时略点头,遇四娘时即刻止步行礼。
这些微小的变化,不被谁刻意表扬,却在府中无声地铺开她的位置。
她不再是那个牙行里龇牙咧嘴的陌生影子,而是真真实实,在人群之中,站成了一个名字。
一个叫作「阿冷」的、有人叫得出口的nv孩。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冷与人接触得越来越多。
她仍是寡言,不喜多话,眼神里也少有起伏。
但灶房的人都发现,她现在会主动开口了。
不是说笑、不是谈心,而是乾脆俐落地问与答。
「这个怎麽切?」「我要多放一瓢水吗?」「我换你去挑菜。」
这些对话少而有据,像一块块平整的砖,一块块地往「人群里的一份子」堆砌。
在外灶工作的她没什麽变化,每日仍是洗菜、提水、掌炉,但偶尔也会被交代单独看火,已不是什麽人都能随便使唤的见习人。
而花枝则在小灶里跟着婆子学了不少手艺,从切配、和粉、煎煮到蒸点,都一样不落地记下。
婆子说她巧,说不定再熬几个月,能补进帮厨的行列。
花枝做的小点心在下人们之间广受好评,特别是莲香su与艾叶糕,香气足、口感好,连云雀都私下来要过食谱。
云雀是阮姑娘房里的贴身丫环,年纪虽小,仅十一岁,却自小经调教,行事稳妥,不逾规矩,为姑娘亲自钦点,自八岁入房至今已三年。
小蚕则b阿冷与花枝早进府半年,因x子伶俐,近来被四娘提拔为身边小助手,经常随行办事,熟人眼中已是未来有望之人。
三人因花枝手艺与x情相投,渐渐亲近起来。阿冷虽话少,却因与花枝形影不离,也被自然地纳入其中。
这日午後,四人坐在灶房後院的石台边歇脚,一边啃着刚出炉的糖薯,一边闲聊。
「再过两月,新年赏银就下来了。」小蚕咬着糖薯含糊说:「我今年想留一半,等明年买件冬衣给我娘。」
云雀抿嘴笑:
「你孝顺。不过银子到你手上前,可得先问问帐房嬷嬷凶不凶。」
说着说着,两人突然争论起谁大谁小,争了半天也没个结论。
两人同时转头望着花枝,像是要从她口中听出答案。
花枝笑了笑,摇头道:「我不参与你们吵来吵去,要说谁大谁小,你们自己b吧。」
云雀眼珠一转,挺直腰板,自荐似地笑说:「我在姑娘房里三年多了,又最早得用,怎麽也轮得到我当大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