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馆(第1页)
2023年6月17日
创建时间:20236179:54
标签:红茶馆
我漫步在维多利亚港,这个时候,已经是黄昏,天空没有飘雨,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轻雾。海边小道的路灯把我照亮,我觉得自己好像也在发光一样,在这个璀璨而朦胧的傍晚时分,我,街灯,大海和海鸥,构成一幅曼妙的图画。我走进一家红茶馆,对的,就是和陈慧娴唱得那首《红茶馆》一模一样的红茶馆。我要一杯锡兰红茶,侍者端上来一个小小的白瓷杯子,里面是玫瑰红的茶水。
我喝一口红茶,有点淡淡的苦味,但是很香,唇齿留香。这杯红茶像不像香港的夜晚,虽然夜幕已经笼罩,但到处都有灯光,有人声,有生活的滋味,有人世的翻覆留下的淡淡回甘。香港是好的,我觉得香港是好的。香港代表一种岭南文化的成功,不要说我没有辣味,不要说我没有心机,不要说我没有雄心壮志,不要说我小富即安。我仔细的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最后我发觉我的生活变成一杯红茶,甘醇而绵柔。这样是不是很好?
我总觉的人的生活应该像一杯红茶一样,有一点淡淡的苦涩,但更多的是香,是绵,是软,是甜,是清冽爽口,是欲罢不能。世界上有三大饮料,茶,咖啡,和可可。你喜欢哪一种?其实,三种我都喜欢,但我绝对不喜欢辣椒水。有的少数躁动分子可能会喜欢水煮肉片或者红汤牛肉之类的大肉菜,但我不喜欢,我喜欢凭着海风,喝茶,咖啡,或者可可。要是有一棵椰子树就更好,简直像在夏威夷。夏威夷的夜啊,好似天堂一般,为什么你们还要迷恋麻辣火锅?
我不反对麻辣火锅,其实我以前也喜欢吃火锅。那个红油啊,那个香菜啊,那个蒜泥啊,那个香喷喷的牛肉啊。有一天,我在大宅门吃完火锅,满肚子的千层肚,黄喉,麻辣牛肉和午餐肉。突然,表哥递给我一碗莲子冰粉,一碗里面加冰块的莲子冰粉。我吃一口,一股甘泉一般,凉爽到心底。我几乎要叫出声:“啊!”一肚子,满口腔,全身滚的燥热和辛辣全部被平复,全部熨熨贴贴的沉淀下来。到底是麻辣火锅好吃,还是加冰块的莲子冰粉好吃?我一时,也有点迷糊。
麻辣火锅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你不吃麻辣火锅,没有麻辣火锅把你身体中的“躁动分子”调动起来,你永远不知道冰粉的凉爽甘甜。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对比,天天山珍海味,你感知不到食物本真的可贵和香甜。只有饿上一顿,再洗个澡,你才知道泡菜汤配白米饭都是好的,都是人间至味,这就是火锅的意义。火锅像火,熊熊燃烧起来,一瓢水淋上去,“哇!”干涸的土地迎来淅沥的春雨,人间天堂!
麻辣火锅最有名当属重庆火锅,据说成都的火锅店大部分都是重庆人开的,是不是这样,我没有考证过。我家附近原来有一家重庆胖妈烂火锅,我去吃过几次,味道确实不错。但我听重庆人说,成都的火锅已经被成都人改良过,不再正宗。重庆人说:“谁去吃成都火锅!下次你来重庆,我请你吃地道重庆火锅,你才知道什么叫火锅,什么叫山城的盛夏。”
因为受到重庆人的蔑视,我也开始审视起成都火锅。成都火锅比之重庆火锅,多一份麻味,少一份酷辣。外地人到成都吃火锅,说:“麻!辣!”,而到重庆吃火锅说:“辣,爽!”有区别,确实有区别。我觉得如果一个重庆人用筷子挑成都火锅的锅底,挑出一大把青花椒,可能会皱眉,嘟嘴,侧目,满脸不悦。重庆人喜欢看成都人吃重庆火锅吃得浑身大汗,脸红筋胀,心跳加速,眼泪鼻涕一把抓的样子。这是重庆人的恶趣味,作为成都人,不好评价,只能恭敬的表示理解。我们麻,你们辣,麻辣不分家,还是一家人。
香港呢?香港的味道是什么?香港的味道就是那一杯淡淡的锡兰红茶。锡兰红茶是喝下午茶的首选,既然这样,香港人天然的应该享受下午茶的悠闲。下午茶是什么,是三、五个好闺蜜,约在一起,化个精致的妆容,提个小坤包,袅袅婷婷的到尖沙咀,走进一家装修豪华的红茶馆。
如果是一次正宗英式下午茶,少不了牛角面包和三层点心,当然还有那精致华美的瓷器。英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喜欢喝下午茶的民族,每到下午三,四点钟,似乎时钟都停止,人们纷纷涌到红茶馆,咖啡馆,酒店和餐吧喝下午茶。这真的是一种优雅,一种上层社会的浪漫消遣方式。想想英国人右手端着一把金边细瓷的鎏金茶杯,左手拿一块草莓塔蛋糕,细细品尝滋味的时候。我们的重庆大哥在红汤沸油里面,烫毛肚呢!人间的两个侧面,显示两种不同的内在向往。
《雾都孤儿》里面,奥利弗在孤儿院对凶神恶煞的看管说:“我还要一块面包。”看管不敢相信的看着奥利弗说:“你们听听!他还要一块!”看管一把把奥利弗推倒在一边。我想,对一个每天喝下午茶的英国女士来说,她会趁看管不注意悄悄塞一块面包给奥利弗。而如果是我们重庆大哥,可能当场就要上前和看管“理论,理论”。这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好谁坏。
韩国的味道是什么?我觉得是大酱汤。大酱汤是有辣味的,但不会放花椒。韩国人吃大酱汤就像中国吃京酱肉丝,鱼香茄子,绝对的家常菜。吃大酱汤的标准吃法是用勺子舀饭,舀汤,用铁筷子夹下饭的小菜。大酱汤好吃吗?好吃的。有一种浓郁的酱香味,微辣,不燥。对大部分韩国人来说,吃重庆火锅还是略显夸张的吃法,哪怕韩国人自己也喜欢吃辣椒。
如果说大酱汤是韩餐的代表,那冷面就是韩餐的招牌。冷面有拌冷面和水冷面两种,韩国人多喜欢吃水冷面。我第一次在首尔吃水冷面,完全被震惊。一碗不咸不辣的汤水里面,放一把粉条。汤水里面还加一块冰,碰着惊牙。吃着冷面,我回忆起四川的肥肠粉,那个热辣,那个油香,那个躁动。而冷面完全像一股冷泉,把心头的所有火和焦躁都熄灭,都化解。慢慢的,我从吃不惯冷面,到喜欢吃冷面,觉得夏天烦闷的时候,吃一碗冷面,简直是一种享受。
日本呢?日本的味道,我觉得是寿司。冷,回甘,入口脆爽,滋味绵长。我在韩国的时候,有的留学生抱怨韩餐没有油水,去过日本的同学说:“日本人吃得更清淡呢!韩餐还算油的。”想来,日本人吃油是很少的。什么生鱼片,味噌汤,寿司,饭团,都是没有油的。我觉得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有值得倡导的地方,少油,少盐,清淡,爽口,热量低。
我可以想见韩国人吃重庆火锅的样子,因为我在成都看见过韩国留学生吃火锅,他们是很喜欢的。有的韩国留学生说:“我每周都要吃火锅,几天不吃,就想得很。”韩国人也吃辣,他们对重庆火锅的接受度肯定不低。但很难想象一个天天吃生鱼片,寿司的日本人会喜欢重庆火锅。他们吃得下吗?这算一个疑问。
至于美国人,典型的就是肯德基,麦当劳。汉堡,三明治,咖啡,炸薯条,简单,干净,高热量,高脂肪。美国的饮食吃起来简单,干脆,顺顺溜溜,完全没有口味上的挑剔和歧视。不过高热量的饮食让美国大胖子成堆,要在美国找几个瘦子反倒是件难事。美国人会吃重庆火锅吗?我觉得不会。就好像要一只猫吃生菜,要一只狗吃鱼一样,搞错了对象。美国人对重庆火锅多半是敬而远之的,和他们的英国表亲很像。
红茶馆人流如织,来来往往的港人说着粤语,讲着笑话。这个时候的维多利亚港已经是朦朦胧胧,一片远山含黛的模样。我想我们能不能组合一种新的饮食方式,就像我在大宅门,吃完麻辣火锅,喝一碗冰镇莲子冰粉一样。在一顿喧嚣后,我们迎来一个英雄,这个英雄就是莲子冰粉,把我们的燥热和苦辣全部抚慰,全部消弭。我们再不要回忆火锅的刺激体验,我们再不要琢磨朝天椒和青花椒的麻辣芬芳。一碗莲子冰粉把我们全部解放了,安顿了,接收了,慰藉了。
到那个时候,我们也吃重庆火锅,但我们的选择会变得很多很多。日本菜,韩国菜,美国菜,港味,台味,新疆风味,西藏风味,粤式早茶和江南小食,简直挑花眼,简直患上选择困难症。红茶馆也好,英式下午茶也好,星巴克也好,珍珠奶茶也好,应有尽有。我们也一样提一个小坤包,约二三好友,潇洒的去喝下午茶,谈天说地,指点江山。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旁边走过的全是提着大包小包购物袋的时尚男女。
我们和购物的人流相互交汇一个眼神,我知道你今天下午收获满满,你也知道我在红茶馆里安逸而闲适,我们都是快乐的,我们都是满足的,我们都是幸福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还羡慕什么香港,还羡慕什么台湾,还羡慕什么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我们自己就已经变成英国,美国,甚至比他们更好,比他们更发达,更安逸。到那一天,我们也鼻孔朝天的看那些老外到中国来留学镀金学中文考hsk,我们也过一过小布尔乔亚似的悠闲生活。那么,这一天是不是值得期待?
渡尽劫波兄弟在。我们不惧风雨,恰恰相反,我们迎接风雨,因为我们知道风雨过后会走来一个英雄。他会带领我们去赴巫山神女的千年之约,这就是人间的大欢喜,大因果,大殊胜了。
2023年6月17日
创建时间:202361719:22
标签:甄宝玉
我听说我还有个哥哥,但我不知道他的具体情况,我只恍惚听说他在北京。他在北京又怎么样呢?北京那么大,北京那么多人,他湮没在人海中,于我又有什么干系?话是这么说,但他是我的哥哥啊。哥哥,就为至亲,我又怎么能忘记他,我又怎么能不谈起他,哪怕我根本不认识他。
我的哥哥,你住在哪里呢?住在红墙之中,门外是持枪的战士;住在池塘边上,莲荷上常常有蜻蜓盘旋;住在书房里面,书架上堆满古籍,里面有一套线装《红楼梦》。甚至在你的床边会有一张榻,中午的时候,你可以在上面小憩。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的来路,你的过往,你的未来,你的期望。你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存在,和我又有怎么样的关系和牵连?
世界上有两支一模一样的铅笔吗?我想是有的,甚至于连贴在上面的商标名都一样,都叫作英雄牌。两支铅笔就这么遥遥对望,好像自己望见镜中的自己一样,痴痴傻傻的笑。我的哥哥,你过得好吗?你是否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你是否和我一样在离开爸爸妈妈之后,有一对爱你的养父养母?而你又会不会在午后闲暇的时候,翻开《红楼梦》,读那个古老的故事?
我从来没有见过你,我不可能见过你,因为我不能见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人。一见面,石牛击破春水,宝箭正中靶心,一切的因果都明了,一切的爱憎都有迹可循,一切的是是非非都具象化,现实化。而这种事情,神是不允许的,我们永生永世都不能见面。如果见了,天雷勾地火,总有一方要坠入万丈深渊,再难见到天日。所以,我又怎么敢奢望见到你,我又怎么敢奢望问问你我分别后的岁月,你是否安好。安好不安好,我终于难以干涉,变成陌路人,变成两姓旁人,变成冤家仇人,成为他们的笑柄,成为他们吐槽的蠢蛋。
哥哥,你在北京还好吗?是否有一个美满的家,是否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是否有一份前途光明的事业。不要学弟弟,弟弟是个无能汉,弟弟除了每天写点文字,干不了任何事情。哥哥,你要好好的,你在北京,你本就应该比我过得好。我是不幸的,但你可以幸运。兄弟之间,总可以有一个是幸运的,这就足够体现神的爱怜。如果,你过得不好,你过得不如意,那我的悲剧就变成双份,变成复数,这样的悲惨,爸爸妈妈如何承受,爸爸妈妈如何安心。
有一个贾宝玉,就还有一个甄宝玉。贾宝玉,甄宝玉,长得一模一样,他们是镜里镜外的同一个人。贾宝玉是否就是个“假”的,甄宝玉是否就是个“真”的。所以甄宝玉要住在红墙里面,贾宝玉则流落在乌衣巷。可我们多年前,曾经在一个胞衣里面共度10个月,为什么我就这么“假”,而你却那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