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庆:收徒奖励,开局收司里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章 开设医馆,若若坐堂行医?太过匪夷所思(第3页)

医术这一行,经验往往比理论更重要,年纪越大,看过的病人越多,经验也就越丰富。

在世人眼中,大夫自然是越老越好,年轻大夫往往难以取得信任,更何况是若若这般年纪的,简直是闻所未闻。

笵思哲也疑惑地看向苏先生,等待他的解答。

而若若脸上则是一片淡然,她相信先生既然这么说,必定已有计较。

苏渝微微一笑,反问道:“若你饿了几日,食不果腹,给你一个发霉的馒头,你吃不吃?”

王启年一愣,随即点了点头:“吃。”

都要饿死了,哪还顾得上馒头是否发霉。

极端情况下,别说发霉的馒头了,就是树皮、生肉,饿了也是要吃的。

只是,这发霉的馒头和医馆有何干系?王启年仍是一脸困惑。

苏渝笑了笑,继续解释道:“那就很简单了,我们医馆,专为那些看不起病的穷苦百姓医治。”京都生活不易,底层贫困之人自是不少,对于他们而言,若家中有人重病缠身,看病买药无疑都是沉重的负担。

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拼命攒钱,却可能最终未及目标便已消逝;二是直接放弃,静待命运的终结。

两者皆透着无尽的悲凉。

苏渝选择的,却是一条既惠及他人又利于自身的道路——开设医馆,既为患者解除病痛,又为若若提供实践机会,精进医术。

笵思哲手托下巴,低语:“先生,那岂不是诊费得定得很低?”“他们付不起更多。”

这样做,确实能吸引患者,但王启年不禁蹙眉,疑惑这岂不是亏本生意?

诚然,苏渝的初衷值得称赞,能让许多人不因区区银两而丧命。

有些病症其实并不严重,但因诊疗与药物费用高昂,许多人选择拖延,结果小病变大病,重病更无人问津。

然而,开店终需盈利,无论药铺还是其他。

若目标群体是那些支付能力有限的人,诊费自然低廉,医馆难以维持。

苏渝轻啜茶水,淡然言道:“不收诊费,不收药费,全免。”稍顿,他又补充:“仅限无力承担者。”

笵思哲与若若皆挠头皱眉,满心困惑。

苏渝竟要开设免费医馆?这不是亏上加亏吗?笵思哲尤为焦急,即便书局盈利,也难以填补医馆的亏损。

他决心劝阻,这样的赔本买卖绝不能做。

小胖子的眼珠急转,思索着如何说服苏渝。

若若也被笵思哲的情绪感染,担忧不已。

如此下去,苏渝恐将倾家荡产,连冬儿姐、思思姐等人都可能遭殃,他也将陷入困顿,一生凄苦。

她不愿想象那样的场景,太过悲惨。

苏渝望向王启年,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