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不审之判(第1页)
王安在军事方面到底比较钝,他说不出个所以,甚至不太明白皇帝的战略部署。这时也只能靠着堆叠吉祥话强行宽慰道:“主子万岁克统承天、宵衣旰食,文臣武将忠勇赤胆,前线将士奋力用命,列祖列宗遥相托庇,而那努尔哈赤不过一跳梁丑裔,何抗天意?但求主子宽心,切莫过虑而伤神。”n“王安。你说,朕是不是太冷血了些?”朱常洛盯着那封塘报,但精神却遥遥地飘去了辽东。n“皇上心系九州万方,惠政频出,利及天下生民!远合尧舜,近效高文。何来冷血之说!”王安毫不犹豫地说道。n“为九州万方,弃一地生民,真的好吗?”朱常洛说道。n“那些地方的军民不是已经后撤到沈阳了吗?”王安还以为皇帝是在说,暂时被放弃的战略缓冲区,也就是蒲河、懿路两所。n“沈阳之后呢?”在朱常洛对熊廷弼的最悲观的秘密指示里,可没有尽撤辽东百姓的部分。只要那些调去辽东的外地精锐能保住大半,分别龟缩到广宁、盖州、镇江等战略要地并保住这些地方就行。n“沈阳集兵数万,又有忠臣良将镇守,不会丢的!”王安斩钉截铁的说道。n“战争要真是简单的加减法就好了。算了,不说了,杞人忧天而已。”朱常洛合上塘报,指了指王安位置。“坐吧。”n“是。”n“你去过东厂了吗?”刚坐下,皇帝的声音便传了过来。n“回主子,”王安面对皇帝,正颜肃然道:“奴婢去过了。”n魏朝仍低着头,但他的两只耳朵却默默地竖了起来。n“进展得怎么样了?”朱常洛拿过一本奏疏,一心二用地阅读了起来。n“崔文升做得很好,”王安简要地总结道:“圣旨令他捕拿的案犯一个也没跑掉。而且只一个晚上,他就拿到许多可以佐证三案的旁证佐引,只要再查抄出足够的出物证,就算那些爵爷死不招供,也能定他们的罪。”n“好,那,”朱常洛微微颔首,顿了一下,刻意地将自己的音调往下降了两度。“那个案子呢?”n而王安则尽力使自己的声音如先前那般平稳。“就东厂目前得到的口供来看,那个案子或许和阳武侯、平江伯、博平伯他们的关系不大。反倒是那个还在刑部天牢里关着的李国臣相干甚大。奴婢擅作主张,已经同意让崔文升去刑部要人了。”王安当然更希望直接找到犯案的凶手,但无论是镇抚司还是东厂,都没能找到足以往下顺摸的藤蔓,所以王安也就只能继续执行他原本的计划——尽快找一个替罪羊,让皇帝宰了消气。n王安原本是准备再次冒着以身入局的风险,敲打崔文升一番的,让崔文升顺着他的心意往下办,但崔文升比他还积极,拿到李家父子的供词就要定案了,于是王安也就顺着崔文升的思路往下引导,并把自己隐藏了起来。只要黄克瓒这时候不吃撑了,主动把他和王安之间达成过默契的事情抖搂出来,那么王安也就全身而退了。n“也就是说,案子是李国臣作出来的?”朱常洛表情微变,不过他到底没有抬头。